-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1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雄辩术原理》
D.《大教学论》
E.《孟子》
【答案解析】:《学记》是战国后期出现,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其中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有积极意义,故选A。
2.20世纪50年代以后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的教育家是【C】。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E.施瓦布
【答案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教育理论异彩纷呈,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理论。
3.在古代教育体系中,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C】。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E.中国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教育体系的识记,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斯巴达。
4.“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B】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E.雅典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学校教育的记忆,符合题意的是古埃及的教育,故选B。
5.“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C】。
A.教育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身心发展
B.人是教育的产物
C.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D.教育决定人身心发展的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E.教育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
【答案解析】: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6.人力资本论是由【B】提出的。
A.赫尔巴特
B.舒尔茨
C.杜威
D.马克思
E.华勒
【答案解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所谓人力资本,即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7.学校文化是由【ABC】构成的。
A.观念文化
B.规范文化
C.物质文化
D.设施文化
E.组织文化
【答案解析】: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的。这三种文化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8.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E.斯宾塞
【答案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9.在教育工作中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A】规律。
A.顺序性 wWW.KAo8.Cc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答案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但循序渐进不是消极迁就学生,而是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可以经过努力达到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10.失明者一般有超乎常人的听觉,这一点可以用人身心发展的【D】规律来解释。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答案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问。
11.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辅导班,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说明我们在教育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A】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答案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但循序渐进不是消极迁就学生,而是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可以经过努力达到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12.王安石的《伤仲永》记载的方仲永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宜夸大【D】的作用。
A.环境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遗传素质
E.社会教育
【答案解析】:本题首先要明确方仲永故事的内容,很显然这个故事要表达的是教育以及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因此答案选D。
13.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两种对立的观点是【AB】。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人的全面发展观
D.素质教育论
E.教师中心论
【答案解析】:关于教育目的的确立,两种对立的观点是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4.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其指导意义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BCD】。
A.教育目的的指导作用
B.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C.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D.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