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智能控制导论 思考题 1、常用的智能控制方法有哪些? 专家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仿人智能控制。 2、什么是专家控制?各部分作用如何? 通过建立知识库、推理机、控制器实现对象的控制。 ① 知识库 存贮专家经验,知识,规则等。 ② 推理机制 根据知识库的经验、规则进行知识之间的逻辑推理推出控制策略。 ③ 控制机制 实施控制策略,对对象进行控制。 3、什么是神经网络控制? 借用人的思维过程,取其神经元作为基本单元,让其对系统输入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计算,最后用于对对象的控制,既是通常所说的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元网络的简化模型 X:输入 Y:输出 W:权值 ?: 阈值,给输出造成影响的最小值,如果综合起来还不超过该值,就可以考虑不影响输出,与门槛电平类似。 神经网络是模仿大脑的神经元,当外界刺激达到一定的阀值时,神经元才会受刺激,影响下一个神经元 4、一般智能控制系统有哪些环节组成? 广义对象、传感器、信息处理、认知、规则与控制、执行器。 5、智能控制的特点及如何判断一个控制系统有无智能性? 智能控制特点: 它是一个线性加非线性的混合控制过程 具有分层信息处理和决策机构 具有非线性和变结构特点 多学科交叉 判断是否智能控制系统 学习功能 包括对已知知识的记忆,对未知知识的学习 适应功能 对象、环境的适应 组织功能 对各种任务、各种信息、各种动作能自行组织,协调。 第二章、模糊控制 一、模糊的概念(Fuzzy) 模糊英文Fuzzy,就是“不清晰”,“不分明”,“含糊”,是对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的一个词。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形容人的年龄有“年老”、“年轻”,天气有“温度高”、“温度低”,汽车速度有“快”、“慢”,而且有许多语气词也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如“很”,“非常”,“极”,“略”,“大概”,“倾向于”等,形容一个人老,可以说成“略老”,“较老”,“相当老”,“很老”,“极老”,这些也是模糊概念,不同的是它把“老”这个模糊概念又分成了档次,用的语气词不同,老的程度不同,这些词叫语气算子。 天气冷热 雨的大小 风的强弱 人的胖瘦 年龄大小 个子高低 二、模糊数学 经典数学,它研究的是事物的确定性。即不论做何运算总有一个明确的结果,用平常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干事情清清楚楚,利利落落,一就一,二就二,从不含糊。以经典集合为例,说一个元素,属于该集合则特征函数为1;否则特征函数为0。 而美国科学家L.A.Zaden恰恰就是利用了这点,为模糊数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965年,发表《模糊集合论》。他在模糊集合论中提出,将经典集合中特征函数的取值由二值逻辑扩大到闭区间[0,1],并定义一个隶属度函数的概念,用μa(x)表示。 μa(x)的大小表示x ∈ A的程度, μa(x)的取值在0-1之间。这样,许多模糊的概念就可以用数学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模糊控制 L.A.Zaden教授创立了模糊数学,而且还将模糊数学与控制论结合,创立了模糊自动控制(1973年,给出了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定义与定理)。 1、模糊控制概念 所谓模糊控制,是智能控制的一种,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以模糊语言变量为输入,在总结经验、规则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推理与合成,对对象实施的一种数字控制。 2、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3、模糊控制的特点 模糊控制是以人们的操作经验为基础的,它将经验形成规则,通过模糊推理对对象实施控制,而不需知道对象的数学模型。其突出特点是: ①对被控对象模型的不敏感性;(加热炉调火工) ②通过对规则的学习、修改易于形成智能控制; ③构造容易,算法易实现; ④鲁棒性好。正是由于模糊控制有这样的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四、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1960年柏克莱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扎德L.A.Zadeh教授,提出“模糊”的概念。 1965年发表关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论文。 1966年马里诺斯(P.N.Marinos)发表关于模糊逻辑的研究报告。 以后,扎德(L.A.Zadeh)又提出关于模糊语言变量的概念。 1974年扎德(L.A.Zadeh)进行有关模糊逻辑推理的研究。 七十年代欧洲进行模糊逻辑在工业控制方面的应用研究: 实现了第一个试验性的蒸汽机控制; 热交换器模糊逻辑控制试验; 转炉炼钢模糊逻辑控制试验; 温度模糊逻辑控制; 十字路口交通控制; 污、废水处理等。 八十年代日本情况: 列车的运行和停车模糊逻辑控制,节能11- 14%; 汽车速度模糊逻辑控制(加速平滑、上下坡稳定); 港口集装箱起重机的小车行走和卷扬机的运行控制; 家电模糊逻辑控制(电饭煲、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电冰箱等)。 中国:在模糊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慢,但发展较快。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