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案: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规律技巧总结: 在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也是高考考得比较多的内容之一。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大规律: 一是时间变化规律,即区域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 ①产业发展低级阶段: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对环境破坏不大。 规律技巧总结: ②重化工业阶段:“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③高科技产业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减少。 二是空间分布规律,即区域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地理环境有不同影响: 产业移出地 (发达地区) 产业移入地 (欠发达地区) 对自然地理 环境的影响 经济对自然资源消耗减少 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环境污染增加,环境质量下降 对人文地理 环境的影响 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增加就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变式训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珠三角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障碍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为此,广东省政府提出“2008~2012年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实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将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 变式训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 变式训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方向定位于“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业”,请说明其工业定位的依据。 解析:从位置、能源、资源、交通、劳动力和市场等方面进行区位条件分析。 答案:地理位置优越,临港、澳和东南亚;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对外交通便捷;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自身能源、矿产资源短缺。 变式训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试分析当前珠江三角洲自身发展障碍可能有哪些? 解析:主要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 答案:发展空间不足或经济腹地较小;工业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等。 变式训练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解析:分别分析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 答案: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第二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和提升;粤东、粤西和粤北将加快工业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促进农业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从而提高全省的城市化水平。 生态保护:使珠江三角洲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善;对粤东、粤西和粤北而言,由于非农产业转移到该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使当地经济收入大大提高,从而降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聚焦点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 社 会 经 济 的 影 响 资源开发与 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东输的西气在很大程度上可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极大程度上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 社 会 经 济 的 影 响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省区基建、商业、运输等的发展潜力,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各省市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天然气网络和城市天然气主环网,极大地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促进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但管道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2.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遏制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2)不利影响: 中线和东线使北方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中线还对汉江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等水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