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教学课件1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从而形成古汉语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翻译下列句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 具告以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公幸教晞以道。 4、于其身,则耻师焉。 5、得复见将军于此。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不仁哉!梁惠王也 。 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2)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4、宾语的省略 ①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②屠惧,投以骨。 ③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佩带着长长的长剑,戴着高高的帽子 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 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 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 铸以为金人十二。 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 (B) D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异蛇 异蛇 草木 异蛇 人 公 孟子 王 鼓 鼓 择 行 3、修饰语的省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吾 吾 5、介词的省略 ①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 ③赐之彘肩 小结:以上是动词宾语的省略 ①竖子不足与谋。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③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小结:以上是介词宾语的省略 之 之 之 之 以 于 以 *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题型:翻译题 文言文句式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四种。 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其句式: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粟者,民之所种。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常常翻译为“……(不)是……”。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 ……者,……也。 (3) ……者,…… 。 (4) ……者也。 (2) …… , ……也。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⑷梁父即楚将项燕。 ⑸环滁皆山也。 ⑹此亡秦之续耳。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⑶问今是何世。 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石之铿然有声,所在皆是也。 3、动词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