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族文教政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建立专门管理少数民族文教事业的部门 商朝中央政府设置“宾”的官职,管理各诸侯国及少数民族事务的朝觐之事。周朝设立“小行人”、“掌客”、“职方氏”等官职管理有关少数民族事务尤其是文教事务。 4、实行和亲通婚的政策P10 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从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403年的历史称为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历史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相互兼并,争夺天下,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是由统一走向大分裂,由大分裂走向大统一时代,也是多民族大交融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个民族文教政策: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1]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1、继续广泛推行和亲通婚政策,为民族融合创造了血缘纽带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室、贵族之间和亲现象普遍,民间通婚更是广泛,这有利于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2、和平结盟政策,为民族大融合创造了政治前提 春秋之际的结盟政策为各民族错落杂居、和平交往、相互通婚创造了较长期和平的政治条件,使得民族大融合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程度进一步提高。 3、相互学习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诸侯国最有特色的民族文教政策是民族间相互学习的政策。 举例:书中两个故事P11 在这种民族交融的过程中,不仅华夏族向各民族学习,各民族也向华夏族学习,在相互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4、设立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设立管理机构,并设“行人”、“封人”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总结 先秦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 1、实行和亲通婚政策,建立血缘纽带; 2、实行和平结盟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 3、互相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互相学习, 促进各自的发展; 4、建立相关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第一章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先秦部分 教材结构梳理 横向空间布局: 根据民族学界经济----文化类型学说和地域文化分类法,每一编按照东北、北方、西北、西南和中东南的顺序,分别书写各地域的少数民族阶段教育史。每一编的开篇之章讲的是中央政府民族文教政策。SO,每编6章,全书共有18章。 本教材的理论依据: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费孝通) 第一章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1、先秦时期中央政权的民族教育政策 2、秦汉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 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4、五代宋元时期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 5、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一节 先秦时期中央政权的民族教育政策 1、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起源 2、中国传说时代的民族集团及其文教政策 3、夏商周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 4、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 一、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起源 中华民族起源于中华大地,中华大地孕育着中华民族。 在20世纪,中国考古科学家在中华大地上已经陆续发现人类从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到晚期智人(新人)各进化阶段的化石。 证据如下: 1、1985年发现巫山人,距今200万年; 2、1998年发现人类活动遗址,距今约200到250万年; 3、1965年发现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4、1963---1965年发现蓝田人,距今约五六十万年; 5、1927年发现北京人,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此外,还在多个地方发现猿人化石。 表明 至少从距今200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 1、距今10万年至4万年,中国已在多处发现古人化石,比如P3; 2、距今4万年至1万年以前,中国在多处发现新人化石,比如P3; 3、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序列表明,在人类进入文化初期,中华大地上北到黑龙江,西南到云南,东到台湾都已有早期人类在活动,并留下了石器。 中华民族的人类起源是在中华大地上 中国目前已经发现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7000多处。新石器时代形成了几个文化中心并且孕育了几个民族集团,分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