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状背后的恨、羡慕和反思.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奖状背后的恨、羡慕和反思   期末考试完毕,要给成绩优秀的学生发奖状。之后呢,就是学生各自品尝自己用一学期时间,烹制的这道“大餐”的滋味了。学艺不精、技能不佳者,味道自然算不得纯正,各种怪味会一并袭来,自尝苦果是必须的,无法拒绝;技艺精湛者,味道则纯正得多,一如美味佳肴,色、香、味、形,无不令人欣喜。   奖状发下来,不管有没有得到这张薄薄的纸,每个学生都与它产生了无法扯断的关系。发奖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对过去的肯定、对现在的鼓励与对未来的期待。所以,此前我早已明言:“不管这次考试你有没有得到这张奖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借此反思前一段时间自己学习的得失。成绩好一些的同学,要总结自己好的做法,这叫经验。后面的学习中,要继续保持。成绩不如意的同学,要反思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那是教训。后面的学习中,要注意改正。”可是,当这张承担着任务与使命的纸,与数十个鲜活的、年仅十一二岁的生命个体联系在一起时,带给他们心灵的冲击,却远非如此简单。孩子们的心里得意有之,失落有之,甚至各种羡慕嫉妒恨,五味杂糅,远超出我的预料。第二天班会,当我提出“有的同学得奖了,有的同学没有,说说你们的想法,或者对一张奖状的看法”这一要求时,收获的仍然是意外。   一名男生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恨”字,仅此一字,别无其他。“恨”什么?恨自己没有学好、没有考好,还是恨别人比自己考得好?亦或恨同学得了奖状,自己却空无所获,心里难受得要死?另一名学生的感受也是“恨”。在交上来的那张纸片上,他说:“我恨他,恨不得杀了他。他在家里乐呵呵,我在家里哭如雷;他在家里吃好吃的(食物),我只能在家里吃馒头。这个世界真不公平,不活了。(我)每天像个老鼠一样,也像个小虫,我太小了。”哦,这是恨那个考得比自己好的同学的节奏啊,捎带把自己身处同学间面对学业压力时的感受也写出来了。“本来,我想这次考试超过他的,结果却是惨不忍睹”,“太可恶了,我要杀了你!”后面,紧接着又画了一张发怒的脸和一把刀。   天哪,一张薄薄的纸带给学生的,是多么严重的伤害!可是,“只是‘恨’,是不管用的。”当我问他,“‘恨’完之后,你到底想怎样做”时,他却一脸茫然,无从表达。唉!负面情绪严重聚积如洪水,却不懂得也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来合理发泄与升华,长期下去,会否演变为适应障碍也未可知。面对如此情况,看来我必须学习大禹治水,“疏川导滞”,引导其学会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啊。否则,一旦演变成真的“要杀了你”,就真的成为了教育的悲剧。而这并非没有先例。   这“恨”的由来,更多的在于“别人家”的孩子。一名女生写道:“我妈妈一听邻居家的孩子拿了一张奖状,就训我。不就是一张写着‘奖状’俩字的破纸吗?有什么好稀罕的?害得我妈妈老是训斥我!”另一名女生也写到:“回家,妈妈就说:‘你看人家就能发上(奖状),你就没发上(奖状)。这个月不给你买好吃的!’我的耳朵都要起茧了,我都快被妈妈骂死了。”还有一名女生写到:“我妈知道琳琳考了第一名后,我妈,还有我爸,就训我,训得我头都大了!我太恨那些发(得)奖状的人了。因为他们太聪明了,不给对手机会!” 而一名考了班上第四名、得到奖状的学生,则是这样写的:“一回家,我妈就说:‘怎么考了这么一点分?还上不上学了?下次再考这么点分,就罚写作文或数学卷子,以后就别想出去玩了。再考这么点分,就别回家了!’”   说出类似话语的“妈妈”自然不止这几位。只是,为什么非要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惩罚“自家”的娃儿呢?还有那位口不择言、孩子成绩不如己愿就吓唬说不让孩子回家的妈妈,是不是非要孩子考全世界第一,才能如你所愿?   细想想,“妈妈”们的高期望值,是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背后的教育观念较真带来的结果吗?如果是,就很遗憾。已经有教育研究与实践证明,那些最初在父母的各种“威逼利诱”和各种培优班、特长班的“培育”下,早早起“跑”的孩子中,相当的一部分到了高中或大学阶段会出现严重的厌学、弃学现象,出现非父母所想所愿的结果。很好理解,早开的花儿会早早地凋落,即便如罂粟花一样艳丽,也极可能会结出含有毒素的枳果。亦或者,是与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相适应,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的情非得已吗?只是,正如西塞罗所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学生要学习,家长有义务与责任告诉孩子有应对现实的需要,但这不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一个孩子,如果自己的学习全部是按着家长的意志进行,永远干着情非所愿、与自己的年龄不相适应的活儿,就别指望他(她)的成长会多么健康,更不用说什么孩子未来的学业成功、事业成功、梦想成真等事情了。   这“恨”,更多时候是和羡慕交织在一起的。一名学生写道:“我才不稀罕一张奖状呢,又不是什么荣誉。不就是一张破破烂烂的纸吗,有什么用呀?”这是口是心非式的羡慕。另一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