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国民收入理论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 Why have some countries experienced rapid growth in incomes over the past century while others stay mired in poverty? Why do some countries have high rates of inflation while others maintain stable prices? Why do all countries experience recessions and depressions—recurrent periods of falling incomes and rising unemployment—and how can government policy reduce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these episodes? Macroeconomics, the study of the economy as a whole, attempts to answer these and many related questions. Macroeconomists study how these variables are determined, why they change over time, and how they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宏观经济学研究这些变量是如何被决定的,它们随着时间如何变化,以及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宏观以微观为基础 很多在微观领域成立的原理,在宏观领域未必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谬误” 站在凳子上看电影 节俭的悖论 第7章 国民收入理论 主要内容 一、国民收入核算 二、总供求模型 一.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衡量一国创造的财富——总产出 两个基本视角:总收入=总产出 两个问题: (1)采用什么指标进行衡量? (2)如何计算这些指标? GDP——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1978~2006年的中国GDP(亿元) GDP相关的概念 名义GDP(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计算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Real GDP ):按基期不变价格计算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潜在GDP:如果劳动和机器都得到充分利用,一个经济能实现的总产出。 名义GDP与实际GDP 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重要指标。GDP是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好指标吗? 用GDP衡量国民收入的问题 环境质量 绿色GDP:考虑环境破坏与保护的GDP 撞车增加GDP 非市场经济活动的价值 闲暇 2.核算方法:国民收入账户 国民收入账户:国民收入核算的工具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虽然它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如何相互联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要想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帐户知识。 (1)支出法 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1)消费——C 消费:居民对产品与劳务的需求或支出 构成: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 决定消费的因素: (1)收入:收入越高,消费支出越大(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说) (2)收入预期:预期未来收入越高,当前消费支出越大(助学贷款) (3)利率:利率越高,储蓄越高,消费支出越少 (4)其他因素:目前拥有的财富、退休年龄和预计寿命、社会习惯(美国/中国) 生命周期假说 消费并不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取决于人一生的收入,由莫迪利安尼提出。 持久收入假说 由弗里德曼提出。 持久收入:长期的有规律的固定收入,一般指能稳定在3年以上的收入,如正常的工资收入。 暂时收入:一时的、非连续性的偶然收入,如得到的遗产收入等。 如果增加的收入是持久收入,他就会增加消费;如果增加的收入暂时收入,就会被储蓄起来。 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 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构成情况 (2)投资——I 投资:厂商对投资品的需求或支出 构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厂房、设备)、存货投资(原材料、半成品、未销售的产成品)、居民住房投资 决定因素: (1)利率:利率越

文档评论(0)

jiquhe72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