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我爱宁波四级教材说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爱宁波》四年级教材说明 第一单元 民间艺术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了解宁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朱金木雕、奉化布龙、 宁海平调耍牙; 2、知道朱金木雕工艺 “三分雕刻,七分漆匠”特色。 了解 “万工轿”及其制作工序,体会家乡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了解奉化布龙的悠久历史、舞龙绝艺和制龙绝活,感受民间表演艺术的丰富多彩。 4、了解宁海平调耍牙的无穷魅力,提高保护发扬民间艺术的意识。 二、单元结构 朱金木雕 奉化布龙 宁海平调耍牙 第1课 朱金木雕 一、教学内容要点 本课内容有“朱金木雕作品”、“宁波花轿”、 “朱金木雕工艺”三部分组成。 “朱金木雕作品”,简要介绍朱金木雕历史、艺术风格,展示了朱金木雕主要作品:秦氏支祠、千工床、案几及装饰作品等;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朱金木雕作品。 “宁波花轿”,课文展示宁波花轿金碧辉煌的外形和介绍万工轿的形状、造型、制作,并通过活动观看花轿、搜集故事传说,让学生认识宁波花轿世上最繁华。 “朱金木雕工艺”,先总体介绍朱金木雕“三分雕刻,七分漆匠”的工艺特色,接着从“木雕工艺”和“漆金工艺”两方面介绍了朱金木雕的制作特色。 “调查家乡传统的工艺,说说它们的特点,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通过对课文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来了解家乡的工艺艺术。 二、教学活动建议 调查活动不要走过场,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实物观察、询问、查资料等方式来进行。 三、有关资料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化表现形式,即各种门类和形态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民间工艺、民俗礼仪等;二是文化空间,指按照民间传统习惯的固定时间和场所举行的传统的、综合性的民众民间文化活动,如庙会、歌圩、传统庆典等。 2、秦氏支祠 建于1923年到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祀祖先而建,时耗20余银元。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两弄,前后三宸,两侧置配殿、看楼,占地2.6亩,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戏台的屋顶由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并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为宁波小木工艺之绝招。 “奉化布龙龙舞技艺”,展示了奉化布龙龙舞独特的固有的程式和娴熟的表演技术,其舞姿优美,套路多样,速度快,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奉化布龙独特的表演技艺的认识。 讨论“说说奉化布龙在表演技术上有哪些特点?艺人们把龙舞得圆不圆,活不活作为龙舞技术高低的主要标准。说说你对舞龙技艺的认识。”目的在于加深对舞龙技艺的认识。 “奉化布龙制龙绝活”,从原料、形式、制作顺序上介绍了奉化布龙在原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独特,体现出制作的绝妙。 讨论“1、说说奉化艺人制作的布龙有哪些特点?2、奉化艺人制作布龙过程中,讲究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独特之处,对你有什么启示?”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奉化布龙在制作上的高超技艺,感受艺人们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活动建议 有条件的话,可播放有关舞龙的电教录像片或幻灯片,让学生感受龙舞的热闹喜庆场面,激发学习兴趣。 三、有关资料 1、奉化舞龙的历史 舞龙,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到了唐宋时代,已非常盛行。期间人们又加以想像,不断丰富、充实,使它成为一个集舞蹈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据现有史料记载,奉化的龙舞最早也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奉化的龙舞,到了清末民初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程式,以后更有发展,队伍也有扩大。1946年元宵节,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奉化举办了全县龙舞大赛,参加的舞龙队有108个之多,争奇斗艳,一比高低。以陈世雄为龙头手的条宅布龙技压群雄,夺得了标有“活龙活现”四字的锦旗一面。1947年正月初二,条宅村舞龙队在陈世雄带领下到溪口舞龙,适逢蒋介石和蒋经国在溪口老家度假,蒋介石自幼喜欢龙舞,听到这一消息后,便派人邀请条宅村舞龙队进自己祖居“丰镐房”进行表演,由蒋经国夫人蒋方良给了赏钱。于此,能见龙舞在奉化流传之广泛,群众基础之深厚了

文档评论(0)

cYHUuuVeq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