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清玄散文中的佛教思想探微
21世纪,科技越发统治着人类,人们情绪迷茫,生活被简化为尽快的赚.钱和尽快的花钱。沉思成为奢侈,回味变成浪费。生活节奏加快了,然而却没有了生活,天天争分夺秒,岁岁却感到年华虚度,心灵的原野一片荒芜。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精神疲惫,要发狂,变态极端的人也越来越多。人心日益浮躁,情感日益冷漠。
而佛教正是教人幸福美满的宗教,佛教的目的就是避免我们发狂、医治人们受到损伤,使我们内心深处固有的一切创造性和善良性的本能自然释放出来。让我们得到情感的舒展,给我们的心灵一个宁静的归宿,让我们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爱心、宽恕、协和。
而林清玄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浓重佛教文化情愫的作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将佛学智慧溶入文学创作而自成风格,并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那佛学与林清玄有着怎样的因缘?他的散文中有着怎样的特点?林清玄现象能给我国当代的文学创作什么样的启示?本文拟剖析林清玄散文之独特魅力,以期有新的理论发展。
林清玄与佛教文化
(一)家庭影响
童年的林清玄生长在一个宗教信仰气氛极为浓厚的家庭里,父亲以上三代,对寺庙事务都非常热心。他的父亲林后发是一家“如来佛祖坛”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从小,林清玄便经常随着父亲四处去参拜。他们家中也有个专门的房间摆供桌,供奉着神像,早晚都点着香。大年初一起床后,全家第一件事,就是环游着全镇的寺庙一一去上香礼拜,凡是遇到妈祖生日、观音生日,盛大的集会游行,全镇的人都一齐丢下工作,集合起来,全心全意投入一场宗教式的喧腾中。这种浓厚的民间信仰,使得林清玄从小在许许多多的庙中,“都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怀”,学生时代的林清玄,“常常并没有特别的理由,也没有朝山进香的准备,就信步走进后山的庙里,在那里独坐一个下午,回来的时候就像改换了一个人,有快乐也沉潜了,有悲伤也平静了。”
(二)文人折射
林清玄对佛学的兴趣和爱好,除了家庭的潜移默化之外,也受到了其他文人的影响。“五四”现代散文作家中,有不少人直接或间接接触佛教文化,既有新文学的开山祖师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也有在二十年代已经成名的郁达夫、许地山、废言、宗白华、丰子恺、夏丐尊等。其中,许地山与丰子恺散文的独具魅力,是与佛教哲学有脱不开的深层关系的。
林清玄在少年时代,读了许多二、三十年代的作品,这些书给了他很深的感动。林氏后来从事佛教的创作,自然不能摆脱二三十年代与佛学有关的文界奇才的影响。林清玄说他自己的写作深受丰子恺先生的影响,注意朴素深刻与慈悲的胸怀。但同时他又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他“更重视美好的情境”,与“五四”时期的丰子恺、许地山等人流露于作品中的悲观、厌世、追求彼岸解脱的佛学思想迥然不同。
(三)佛缘——两次与佛有关的人生转变
1、失恋自杀未遂。
相恋5年的初恋情人几天后,的头发和眉毛都急得掉光了,他选择了一个很唯美的寻死计划他来到花莲海边,想穿着白衣跳入大海融进晚霞。但他发现海边最美的亭子里有个和尚在念佛,于是他想两小时后再来壮烈优美地自杀。不料两小时后,他发现亭子里又换了几位和尚。一天下来,他认识了几位和尚,却自杀未遂。他找和尚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常有人自杀,和尚们便自愿来值班,不再想自杀的人很多便当了和尚。“怪不得这里有这么年轻的和和尚。”林清玄发现这个秘密后很高兴,“我不想出家,于是又回到了台北的家。” 尽管已是报社一级主管,文学创作也得遍大奖,但我总感到空虚感受在困扰我,觉得最好的东西没有写出来,这时我看到了印度的《奥义书》,里面有一段话: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让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接下来的日子,林清玄每天都生活在矛盾的思考里,三个月后,他终于作出了抉择——辞职林清玄转向佛法,寻求解脱现代人心灵痛苦的真谛,并把“法喜”以生花的妙笔写出来和世人分享。从此,林清玄将佛教的智慧潜移默化,融于他的气息和血脉,成为他观照世界万物和人生世相的凭藉和指南,而他的散文创作也进入另一番境界。
林清玄禅思散文的思想内容
林清玄正式成为佛教徒后,便开始把佛教思想融入文学创作,用文学的语言去宣扬佛经、佛教观念。正如楼肇明先生指出:“林清玄散文艺术风格中最为醒目的创造性贡献,是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与佛家的哲学情怀引进到散文艺术中来了。”佛学情怀的浸润使得林清玄的散文在散文丛林中独具一格,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禅思散文”系列作品。而他的“禅思散文”作品集在台湾新书排行榜上,连续七年榜上有名。林清玄把他的“禅思散文”作品获得的成功,归为佛学智慧所赐。
禅法或称禅定,是指佛教修行坐禅中住心于一境冥思妙理。禅定与持戒、布施、忍辱、精进、觉悟合称“六度”,是成佛的基本功夫,又是“戒、定、慧”三学中的重要过渡环节。林清玄作为佛教徒,他吃素、诵经、拜佛,但他说:“我希望自己在心里出离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 .doc
- 2014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doc
- 2014浅谈如何提高会计工作质量.doc
- 2014浅谈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doc
- 2014浅谈如何提高企业职工素质.doc
- 2014浅谈如何提高供电企业员工自我安全意识.doc
- 2014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doc
- 2014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doc
- 2014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 .doc
- 2014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