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国外的借鉴 探讨 必要性 可能性 现有阻力 现阶段税收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没有一部完整的税收法典,目前立法的仅有四部法律,税收法规层级普遍不高,设立税务法院有必要构建于完整、健全的税收法律体系之上。 当前税务诉讼案件少,诉讼率不高,设立税务法院会带来资源的浪费。 设立税务法院势必会触动相关部门的利益,即使有相关牵头人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改革可能也具有很大的阻力。 设立税务法院的现有阻力 现 有 阻 力 探讨 必要性 可能性 现有阻力 初步构建设想: 第一,可设立相当于高级法院、中级法院两层级的税务专门法院,并使法院管辖区与行政区脱离,最终隶属最高法院; 第二,规定纳税人在税务诉讼胜诉时被免除诉讼费用; 第三,法院经费预算单列,由中央财政统一支出,使法院经费不受地方控制; 第四,法院院长由最高法院任命,法院人事不受地方控制; 第五,具备丰富税务知识人员经过司法考试合格进入法院,不直接任命行政干部担任法官。 Ⅰ:诉讼率低,撤诉率高 起诉率低成因 撤诉率高原因 一部分税务纠纷经由税务行政复议等行政救济手段已在庭外解决 一些税务纠纷中的税收争议标的额不大,当事人放弃诉讼 牢固的国家本位、权力本位观念,纳税人权利意识薄弱,不敢告官 法律对起诉资格和起诉条件的严格限制把一部分当事人挡在了法院大门之外 司法审判制度难以实现立法时所期望保护的社会正义,对司法崇高信念产生失落感,纳税人不愿诉讼 纳税人往往根据地方税务征管人员的要求纳税,甚至许多一向表现守法的主题也是如此。在这种大征管环境下,即使发生纠纷,双方往往也不会选择通过法院适用法律的方式解决 纳税人原因, 税务机关滥用职权, 问题Ⅰ 成因分析 建议 正常撤诉 非正常撤诉 (四)问题研究 1.进一步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克服封建社会所形成的 “官本位”、“等级制”的权力观念和官僚作风,使公民真正树立民权意识和维权意识。实现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关系的正常化。 2. 改变传统的以“纳税义务说”为中心的税法宣传,多向纳税人宣传维护其权利和利益的方式,宣传税务行政诉讼维权的路径和维权获益情况。鼓励纳税人敢于和税务机关对簿公堂。同时也需要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跟合规意识,从而加强税务诉讼的底气。 3. 加快行政程序法的建设,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严格限制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完善对税务机关执法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使纳税人能够安全、放心地参加诉讼。 问题1 成因分析 建议 Ⅱ税务诉讼范围狭窄 税务诉讼范围狭窄 ①诉讼对象的狭窄 ②诉讼主体的狭窄 ③受案范围的狭窄 ①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排除了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 (一)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一是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二是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作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及代征行为。 (二)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交纳税保证金或者纳税担保行为。 (三)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一是罚款;二是没收违法所得;三是停止出口退税权;四是收缴发票和暂停供应发票。 (四)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五)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一是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存款;二是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六)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一是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扣缴税款;二是拍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抵缴税款。 (七)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税务机关颁发税务登记证和发售发票,税务机关拒绝颁发、发售或者不予答复的行为。 (八)税务机关的复议行为:一是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二是期限届满,税务机关不予答复。 Ⅱ税务诉讼范围狭窄 税务诉讼范围狭窄 ①诉讼对象的狭窄 ②诉讼主体的狭窄 ③受案范围的狭窄 ② 第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因此, 诉讼资格仅限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行政管理的直接相对人,间接相对人不具备起诉资格。 Ⅱ税务诉讼范围狭窄 税务诉讼范围狭窄 ①诉讼对象的狭窄 ②诉讼主体的狭窄 ③受案范围的狭窄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第12、13条列举了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诉讼和不可提起诉讼的范围规定。事实上采取的是反列举的方式。即不属于不可提起诉讼范围的,都可提起诉讼。 《税收征管法》第88条列举式规定的不服征税行为,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