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54年资料11 任应秋 中医经验临床学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中医经验临床学
疾病的原因及其发生机转(续)
任应秋
(二)光线能,也是疾病的物理因素。紫外线在日光系中,能引起严重的烧伤(即皮肤先起反射性充血,后渐成为渗出性炎症),生体受日光线的烧伤不仅是由于过度的太阳热(红线和红外线),还由于光线(紫线和紫外线)而起。平素被裹在衣服里面的脆弱部份,最易被浸害,幼儿易发日光病,其理由亦在于皮肤的脆弱,初生儿若经长期航海,甚至可被日光病的皮炎而丧生,大陆上有尘埃,能吸收光的一部,故海上和高山上的日光强烈:山上空气稀薄,比海上尤烈:若再加以日雪的反射光,则很快的可行起皮炎,这叫做冰雪烧灼;通常所称的雪盲,其理正同,也就是网膜被光线易于破坏的原故,日光疗法若行之不当,往往可引起夏日斑,使潜伏的非活动性结核病笼,反而陷于活动化,甚且发热喀血,发生险境,不可大意。所以在夏天尤其是太阳不大热的春天,应当渐渐地晒太阳,以免引起这种烧伤。
(三)电流也可引起局部烧伤及全身罹患。甚至引起即时死亡,这种作用、叫做、电击,一般也叫做电殛。通常直电流,在三○○伏特以下,不致于致命。但交流电危险大,普通电灯用一一○伏特,若完全接地,就可致人于死,生体的抵抗大小,也可左右电击的轻重。皮肤干燥时一般有五○、○○○欧姆的抵抗,若为汗水所湿润,可低至一·二○○欧姆,就是普通一一○伏特电压,就可致命,踏脚物体的性质,也可左右电击的轻重,通常脚在水中,比在地上危险。电流所通过的时间愈长,当电击愈重、低电压的交流电,可使心室起纤维性颤动,而心动可停止;相反的,高电压的电流,反而不害心肌,专作用中枢神经,且制止呼吸。
(四)气压的变化可引起各种病状。人体生活在地球面上,是习惯于一气压(水银柱七六○公厘)的环境中,若气压上下,就可发生病态。跋登高山高空飞行,大抵到了四千公尺以上,便逐渐感觉不快;五千公尺以上,若没有纯氧吸入,生命就要发生危险、高气压本身并不有害,因人能耐大气压,惟于高气压转移向低气压之际,特别于急速时,便愈会引起显著的障碍。例如潜水夫病,因在高气压下溶解在血液中的空气、尤其是氮,在低气压时引成气泡,便于肺脊髓等部引起栓塞,甚至窒息而虚脱。
以上光线、电流、气压等物理因素,是中医最缺乏的知识,应及时学习而补充之。但中医于此之外,反有“六淫”之说、即风、寒、暑、湿、燥、火(亦有作为“热”的)。暑和热都是高温,寒即低温,已述于前,而风、湿、燥、火是否能成立为外界的物理因素呢?确应该仔细的批判认识一下。
(一)风:根据文献纪载它有下列几种含义:1.百病的总因。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于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2.泛指神经系统病,千金方:“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痺。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输穴灸之。夫风者,百病之长,歧泊所言者,说其最重也。………偏枯者,半身不随,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即不能言,不可治。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疆不能言………风痺、溼痺、周痺、筋痺、脉痺、肌痺、骨痺、胞痹、各有症候,形如风状,得脉别也,脉微涩,其证身不仁。”据此,偏枯和风痱都是脑出血症,不过偏枯轻、风痱重,偏枯仅半身不随,风痱四肢不收;偏枯言不变,智不乱,风痱智亦乱,言仅微而可知、甚且不能言;偏枯痛、风痱不痛(痛觉神经麻痺),偏枯的病竃小,仅及大脑的半球,风痱的病竃大,已及大脑两半球。至风懿为舌咽神经的病,急性脑贫血及急性脑充血亦应包括在内。诸痺,则仅为末稍神经的病变。3.泛指发汗高热的急性病。伤寒论:“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又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刘完素六书:“经云:(风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数变者也。)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 标,凡言风者,热也。叔和云:(热则生风,冷生气,)是以热则风动,宜以静胜其燥,是养血也。”以后的风温、风瘧、风疹、风痰、风热、以至马脾风、缠喉风、历节风、惊风、脐风等,无一不有热型的存在。
据此,第一古人认为风是很客观的东西,非寒非热,亦寒亦热;第二它是形容神经的病理变态;第三它是热病的代表名词。准此三义,它都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把它列为外界病因之一,确有不够妥当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