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heterocycle技术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H-嘌呤 7H-嘌呤 嘌呤为白色固体,熔点 216~217℃,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但可分别与酸或碱生成盐。嘌呤是两个互变异构的平衡体系, 在生物体内平衡偏向于 9H 形式。 嘌呤衍生物广泛分布在动植物中,如腺嘌呤、鸟嘌呤均为核酸的碱基。 腺嘌呤 (Adenine) 鸟嘌呤 (Guanine) 次黄嘌呤、黄嘌呤和尿酸是腺嘌呤与鸟嘌呤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存在于动物肝脏、血和尿中。 次黄嘌呤 黄嘌呤 尿酸 酮 式 烯醇式 磺胺类药物(sulfa drug)是继青霉素之后使用的一类化学抗菌药,基本结构是对-氨基苯磺酰胺。 对-氨基苯磺酰胺本身就有抑菌作用。当 N1上的 H 原子被某些基团取代时,抗菌作用增强;若 N4 上的 H 被取代,则抗菌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因为具有N4游离氨基的磺胺与细菌繁殖所需的对氨基苯甲酸结构极为相似,使酶难以识别而达到抑菌作用。 *磺胺类药物 如 N4 上的取代基易在体内分解而恢复成-NH2 时,则仍具有原来的抗菌作用。 大多数磺胺类药物是不同杂环取代了磺胺的N1位上的一个H原子 。 磺胺嘧啶 SD 磺胺甲基异噁唑 SMZ *第二节 维生素 一、维生素概述 1. 定义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2. 特点 既不供给能量,也不构成组织成分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甚微,必须由食物供给 需要量很少 (μg—mg/d ), 但不可缺少 参与体内物质代谢与调节 参与辅酶组成 3. 功能 脂溶性维生素:A、D、E、K。此类维生素因排泄效率不高,过多摄入会在体内蓄积而导致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P 等 按生理功能和发现先后:A、B、C、D 等 5. 命名 4. 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初发现时以为是一种,以后证实是几种维生素的混合物,则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在字母右下方注以1、2、3等,如A1 维生素A1 维生素A2 二、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1. 结构 2. 功能 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 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 促进上皮细胞糖蛋白的合成 参与皮质激素、性激素合成及骨组织形成,促进生长发育 防癌作用:刺激体液及细胞免疫 VA 缺乏:粘膜干燥,干眼病;VA过量: 恶心、头痛、皮疹 3. 来源 动物性食品:肝、蛋黄、奶油 植物性食品: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 — 本身不具 有VA活性,但在体内可转变为VA的物质) (二)维生素E(生育酚) 1. 结构 参与多种酶活动,维持和促进生殖机能 天然抗氧化剂、抗衰老、 防癌及增强免疫作用 2. 功能 3. 来源 植物油. 麦胚, 硬果, 种子类, 豆类, 谷类 ?-生育酚 维生素K1 维生素K2 (三)维生素K 1. 结构 2、功能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加速血液凝固。 维生素K缺乏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出现全身多部位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3. 来源 深绿色蔬菜, 富含乳酸菌的食品及肉、蛋等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维生素P等。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烟酰胺、泛酸、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三、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在组织内浓度恒定, 构成辅酶成分,参与物质代谢。无中毒症, 过多即随尿排出。 (一)维生素B1 (硫胺素) 1. 结构 含S、-NH2 盐酸硫胺素 2. 功能 参与糖的代谢;促进能量代谢;维持神经与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长期摄入不足会出现周围神经炎、浮肿、心肌变性、情绪急躁、精神惶恐、健忘等 3. 来源 谷类、豆类、酵母、干果、 动物内脏、蛋类、瘦肉、乳类、蔬菜、水果等 (二)维生素B2 (称核黄素,riboflavin) 1. 结构 2. 功能 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维持皮肤、粘膜、视觉的正常机能。B2 缺乏可引起口角炎、舌炎、口腔炎、眼结膜炎、脂溢性皮炎和视觉模糊等 3. 来源 奶类、动物肝肾、蛋黄、鱼,胡萝卜、香菇、紫菜、芹菜、柑、橘等 (三)维生素PP(预防癞皮病因子) 1. 结构 烟酸 烟酰胺 2. 功能 脱氢酶的辅酶;参与糖、脂类、丙酮酸代谢、及高能磷酸键的形成等。维pp缺乏可致癞皮病。 3. 来源 动物肝肾、瘦肉、鱼、卵、麦制品、花生、梨、枣、无花果等 1. 结构 2. 功能 参与辅酶A的形成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