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灾剪影1942.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 尽 长 的 死 亡 线 ? ? ? ? ? ? ? ? ? ? ? ? ? ——记陇海线上的灾胞 《前锋报》特派驻洛记者李蕤1943年2月19日、20日连载 (一) 陇海铁路,在灾民的心目中,好像是释迦牟尼的救生船。他们梦想着只要一登上火车,便会被这条神龙驮出灾荒的大口,到安乐的地带。 从八月份起,我便看到这些破破烂烂的人群,在开车之前,冲锋似的攀缘到火车的顶盖上。头顶上炎炎烈日张着火伞,脚下是烙人皮肉的炙热的镔铁,人们肩挨肩地在一起堆砌着,四周乱七八糟地堆满他们所有的财产:土车、破筐、席片,以及皮包骨的孩子。 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时光又飞过半年,现在是滴水成冰的严冬了。而这破烂的行列,却依然滚滚地向西流着。 一踏入车站附近,立刻使你触目惊心。铁道的两沿,几尺高的土堆上,到处都挖的有比野兽的洞穴还低小的黝黑的“家屋”,有的便用几茎树枝和泥浆圈成一个圈子,一家人挤在里面。 停着的一列火车,顶上满成了菜色的人脸,他们带着紧张而惶恐的面孔,推着、挤着、扰嚷着,拖着他们的亲人,生怕新上来的人挤去了他们的位置。下面的人,盲目地爬上头等车、三等车、邮政车,然后又绝望地绕起圈子。火车的汽笛响了,这声音激出了他们的力量,我看到一个一二十岁的少妇,在几分钟里从车顶爬上跃下三次,那个车是圆顶的镔铁皮车,有两丈多高,并没有可攀登的地方。 车快开的时候,车上车下的吵嚷声、喊叫声、号哭声成了一片。我在邮车的门边站着,忽然从上面落下一个只系着半边的竹筐。车下一个白发的老太婆,从几尺开外把孩子抛进竹筐里。那孩子两脚向天蹬着,系着半边的竹筐飞快地向上曳起。眼看孩子便要跌下,车上车下的人都发出惊呼,然而我看那老太婆却毫无惊慌的表情,手里已经又抱着一个孩子等待着竹筐落下。他们仿佛是铁石人,既没有别情,也没有恐惧。 然而他们毕竟是有感情的。车动的时候,车下的人拼着全力喊着:“小心过洞!小心!小心啊!”从他们恳挚的表情上,可以看得出他们恨不得把这句话塞到远行亲人的心里。谁知道呢,也许几个钟头以后,他们的亲人便会血肉模糊地躺在洞口前、天桥下;他们是常常被这样摔下的。 在渑池车站,我叩问一个执着短棍驱逐灾民的警察,我对他的行为表示非常厌恶。他说:“你不知道,好心的先生,他们攀着车栏杆成千里成百里地走,他们三五成群地坐在‘詹天佑’上,如果车脱了钩呢?他们是求活命的啊,像这样攀着栏杆的人,如果不赶他下去,他准会在路上跌死!”使我反而无话可说。 傍晚的时候,忽然飘起雪花来。在车厢里,脚冰冷得仿佛要凝结到车底上。坐在火车顶盖上一任风雪吹打的灾民,此时又是什么滋味呢?我不知道。从车顶上,时时发出沙沙的声音,这声音使我一夜不曾得到安静。 经过了一个整夜,车到了灵宝。我下车的时候,看到一个妇人守着一个老头的僵尸恸哭,朋友拉我走,说:“走吧,这是夜里在车顶上连饿带冻死的。平常得很,每天都有!” (二) 从灵宝到常家湾,有三十里的徒步,因为灵宝大桥被敌人炸断了,火车不能畅通。灾民们从家乡逃出来,原只知道坐上火车便可以到“西省”,却不知道“西省”到底在哪里。到灵宝后,他们大部分已经用尽了盘缠,寸步也不能前进了。 所以这里比洛阳更惨,车站附近,有了秘密的人市。许多狠心的爹娘,流着眼泪卖掉了自己的女儿。据同行的朋友说:“过得去”的女孩子,“行市”是一百五六十元左右。然而,有女儿的,女儿到十四五岁,而又“过得去”的,到底有多少人呢?灵宝的车站、大街、汽车站附近,都是满口河南口音伸着手乞讨的人。 这些难民们,还有人觉得他们受苦不够,把他们作为谋利的工具。有些奸商,巧装化成难民,混在里面带鸦片、带白银,借着人多,容易混过检查人的眼睛。这些人发了财,却苦了老老实实的真难民,因为这样一来,“检查”又成了另一种人谋利的掩护。任何一个难民,都要经过无数次的搜,即令有最后的一文钱,也要被搜出去。我曾亲眼看到一个麻脸的兵大爷,逼着一个妇女到屋子里去,脱她的裤子搜查的。 (三) 西安城街道宽,街道长,城大,相当繁华。一个初从河南到西安的人,一定会觉得西安确实还像个市面,不像洛阳,满街是饥饿愁苦的脸,充耳是啼饥号寒的声音。仿佛河南人逃到了“西省”,确都有了办法似的。 但,后来才知道,街上没有难民,并非西安没有难民,原来是人家为了市容的整肃,根本不准这些破烂的人群到市内去。 他们的大本营,在西安东关和北关。这里他们住的地方,比在洛阳还不如。有许多人,在平地上挖出一条小沟,再从小沟掘挖小洞,一家人便蛇似地盘在里面。 “不到黄河心不死”,逃到西安的人,才算灰心绝望到极点,有许多是活活饿死,有些则是一家人集体自杀。 粥厂,西安倒有一个,但散发粥券,只有很少一个数目。许多的人,得不到吃粥的机会,而吃到的也只许一次,便在难民条上按上戳记,不能再领。原来他们招待的只是过境的难民。但难民们到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