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民党的著名将领白崇禧阅读了《论持久战》后,特地向蒋介石推荐,说这本书可以概括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后来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 思考题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第三,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的牺牲。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有3500多万军民伤亡,直接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这样的人口财产损失,在世界上是仅有的。 日本法西斯的疯狂和中国的落后是中国遭受到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的人口财产损失的原因,但在巨大的人口损失的背后,也反映出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正义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苏联元帅崔可夫说:“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罗斯福 崔可夫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苏联是最早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援助的国家。 中苏飞行员在机场等候起飞 苏联红军援助解放哈尔滨 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同顽固派斗争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三)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全面抗战路线依靠和发动全国人民参加的全民族抗战路线(人民战争路线)。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以及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阐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对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作出科学的预测,驳斥了当时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思想。 (三)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2.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三)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2.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1)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2)持久战的三个阶段。 (3)阐明了人民战争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白崇禧 (三)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2.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四)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1.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八路军刚开赴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1937年9月取得平型关大捷。 参加忻口会战,八路军在雁门关以南伏击日军。 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毁伤敌机20多架,削弱当前之敌的空中突击和运输力量。 平型关大捷 (四)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1.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中央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开辟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和大青山等24块抗日根据地。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 晋察冀根据地军民破袭铁路 八路军进入大青山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四)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1.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新四军则挺进长江南北,开赴苏南、皖南、皖中地区,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 (四)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1.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2.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四)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1)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迫使日军抽调兵力保护占领区,阻止了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对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作用。 (四)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2.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重心。敌后战场抗击的日军:1939年达54万人,占侵华(不含东北)总兵力的62%,1940年47万人,占侵华日军的58%。1941年至1942年40余万人,占侵华的70%左右约(不含东北),1943年35万人,占侵华日军58%,同时抗击伪军90%的兵力,约73.5万人。 (3)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的决定性力量。 (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