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之梅列样本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均衡发展之梅列样本调查报告   十八大提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我省首批教育强区,三明市梅列区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被誉为梅列样本。   近日,记者走进梅列中小学校,试图梳理出梅列样本可资借鉴的经验。   无差别校舍   城乡办学条件五统一,丑小鸭变身白天鹅   位于陈大镇的三明六中是地道的农村中学,不大,全校212名学生。   不过,生源少,并没有成为政府少投入的借口。2010年,梅列区投入1600万元,将列为D级和C级危房的校舍推倒重建。   12月中旬,记者来到这所中学。阳光下,新教学楼和宿舍楼熠熠生辉;和风中,百竹林婆娑摇曳;实验室里,各种仪器琳琅满目   校长邓衍斌说,学校正在安装电子门禁系统,以后学生进出校都刷卡,管理更严密,安全更有保障。开通电子门禁,这在三明市的学校中是头一个。   从丑小鸭变身白天鹅的,不仅仅是六中,还有列西小学、小蕉小学等农村校和薄弱校。   群英小学原是三钢的子弟校,后划归地方。目前全校800名学生中,约有一半是外来工子女。近两年,政府投入110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扩建。   学校操场崭新的塑胶跑道引起记者关注。校长林华灵说,这是刚刚按照城乡办学条件五统一配套建设的。五统一即,图书和教学仪器统一按一类标准配置,信息技术班班通统一进教室,教师电脑统一人手一台,网络资源与建设统一标准,运动场地统一塑胶化。   2009年以来,梅列区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学校,并统一配备教学设施设备、信息技术装备,一下子缩小了城市校和农村校的差距。   无差别师资   构建教育共同体,消弭教学质量剪刀差   李培芳是三明八中的语文老师。这学期开始,她到三明六中支教两年。   到六中的第一天,我提起911,全班只有4个同学知道。和城里孩子相比,农村学生阅读少、视野窄,也缺乏好的学习习惯。李培芳说。   为改变这一状况,她从家里带来《演讲与口才》,每节课前用5分钟让孩子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定期开展主题辩论,如自我管理利不利于学生成长我们的卫生习惯靠自律还是他律网友能不能见面等。   半学期过去,成效明显。现在,孩子们爱思考了,视野也宽了,觉得上学是件很快乐的事。李培芳说。   近3年来,在梅列,像李培芳这样参加支教、交流的教师有263名,双向轮岗交流比例达到38%。   小片区管理是梅列区促进师资均衡的另一项举措。以市、区优质校为龙头,捆绑城区及农村校;片区内龙头学校课堂开放、资源开放、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开放,实行优师共享、捆绑考核。   全区设3个小学片区、2个初中片区。比如,东新小学与三明学院附小、梅列第二实小等就形成教育共同体。   观摩几所学校老师教的同一课,一比较,马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东新小学陈水英老师参加了小片区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后,感触颇深。   学校托管,是推动农村薄弱校发展的又一尝试。   八中是农村校洋溪中学的托管方。近年来,以植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育理念为旨归,八中从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教学教研、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入手,全面帮助洋溪中学提升内涵建设,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经过双向努力,洋溪中学通过了首批农村标准化学校评估,学校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教育专家及同行的赞誉,成为在三明和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村样板校。   数据显示,梅列区小学毕业统考,农村校小焦小学已连续5年位列第一;全市中考,洋溪中学每年超过40%的学生进入重点高中。   无差别成长   打造无择校城区,本地和外来一视同仁   人们习惯于把学校分三六九等,择校就成了许多家长的烦心事。   但是,梅列的学生家长却很少有这样的烦恼。   2005年,梅列区划定群英小学和三明十一中为农民工子女入学定点接收学校,区财政每年安排经费给予补助。   2008年起,区里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学生的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0%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严格执行划片招生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