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 第八章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 第一节 电机的发热与温升 第二节 电机的散热 第三节 电机的工作制、定额与额定容量 第四节 电机的冷却 电机运行时,内部存在多种损耗,如电流在导体内产生的绕组损耗、铁心中磁场交变引起的铁心损耗、通风和机械摩擦引起的机械损耗等。这些损耗都转变为热量,向周围介质传播,使电机各部件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超过绝缘允许的温度时,将导致绝缘乃至电机的损坏。 要将电机各部件的温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一方面要降低损耗,减少电机的发热量,另一方面要提高电机的冷却散热能力。 1 电机的发热与温升 1.1电机的发热和冷却规律 电机中,各种材料的导热能力相差很大。从导热的角度看,电机不是一个均质物体,其发热和散热过程非常复杂。 所谓均质物体,是指表面各点的散热情况都相同且其内部没有温差的物体。为简化分析,常把电机或电机的某一部件作为均质物体。 (1)物体的发热过程 在起始时刻,物体的温度与周围介质温度相同,向周围介质散热很少,其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用于物体温度的提高; 随着物体温度的升高,物体与周围介质的温差增大,散发到周围介质的热量增多,物体温度升高的速度减缓; 当物体发出的热量全部散发到周围介质时,物体的温度达到稳定。物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或周围介质温度)之差,称为物体的温升,用??表示,单位为开尔文(K)。 温升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为: ??0-物体初始温升;???-物体稳态温升,即t??时的温升; T1-发热时间常数,通常为10~150分钟。 若初始温升为零,则均质物体的发热方程为 均质物体的发热过程曲线如图所示, 是一条指数曲线,通常当 t=(3~4)T1时温升就基本稳定了。 电机的发热过程 电机不是均质物体,其发热过程 曲线与上述指数曲线之间在起始 阶段有一定差别,这是因为起始 时绕组热量散发较难而使铜的温 升升高得比铁快所致。虽然如此, 忽略它们之间的差别为我们研究 电机的发热过程提供了方便。电 机的发热时间常数在很大的范围 内变动,一般约为10-150min。 1-指数曲线 2-实际电机的发热过程曲线 (2)物体的冷却过程 当均质物体内部停止产生热量时,物体中储存的热量逐渐散发 到周围介质中,物体温度下降,直至其温度与周围介质的温度 相同为止。冷却方程为 T2-冷却时间常数,约为发热时间 常数的2~5倍。 电机虽然不是一个均质物体, 但其冷却过程的基本特征与 均质物体基本相同。 图8-3 均质物体的冷却过程曲线 1.2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及其允许工作温度 在电工技术中,将绝缘材料按其允许工作温度分成若干个耐热 等级:A、E、B、F、H级,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105?C、 120?C、130?C、155?C和180?C。 绝缘材料在相应的允许工作温度下长期运行,一般不会产生不 该有的性能变化,通常有15~20年的使用寿命。当绝缘材料工 作温度超过允许工作温度时,使用寿命缩短,绝缘材料的使用 寿命L可近似表示为 A和B为常数,T为绝对温度 根据经验,工作温度每超过A级绝缘允许工作温度8?C(B级绝 缘10?C,F级绝缘12?C,H级绝缘14?C),绝缘材料的寿命缩 短一半。 1.3电机的温升限度 电机运行时,各部件温升的允许极限值称为温升限度。 温升限度基本上取决于绝缘材料的允许工作温度和冷却介质的温度,也与温度的测量方法、传热和散热条件、使用地点等有关。 对于目前常用的冷却系统,其冷却介质温度基本上与周围大气温度相同。大气温度随季节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我国各地平均最高温度不超过35?C,而最高温度一般为35~40?C,少数地区为40~45?C。世界各国一般采用大多数地区的大气最高温度作为冷却介质的温度,因此我国规定40?C为冷却介质的温度。 温度测量方法的不同,会造成测量结果的不同。在规定温升限 度的同时,还应规定相应的温度测量方法。 温度计法 该方法直接测量温度,非常简便,但只能测量电机各部分的表面温度,无法得到内部的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 电阻法 绕组的电阻R随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满足以下规律 利用该规律可以进行绕组温度的测量。首先测定室温下的温度和绕组电阻,然后使电机运行,当电机温升达到稳定时,将电机停转,迅速测量绕组电阻,根据上式可计算出绕组的温度。该方法测定的是绕组的平均温度。 埋设温度计法 在进行电机装配时,可在预计工作温度最高的地方埋设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该方法可测得接近于电机内部最热点的温度。 2 电机的散热 电机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损耗都要转换为热量,热量从发热体传到电机表面,再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06章自动控制系统概述方案.ppt
- 第07章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心理学经典实验研究方案.ppt
- 第08章erp的成本管理方案.ppt
- 第07章铸铁方案.ppt
- 第08章对数极大似然估计方案.ppt
- 第08章文件管理方案.ppt
- 第07章图像分割方案.ppt
- 第08章有色金属方案.ppt
- 第09章TCP协议方案.ppt
- 第09章其它-DIP-WFT-LWD方案.ppt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原卷版).doc
- 浙江省普通高中尖峰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原卷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压强(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