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扣”为例探讨汉语的词义系统
摘要 词义是有系统性的,研究词义系统要从词的义位入手。本文以 “扣”为例,借助几部汉语词典对“扣”义项的划分,将“扣”本身意义和“扣”通用为其他词的意义区分开来。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对“扣”的词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而归纳出它的词义系统。
关键词:词义系统 义位 概念要素 扣
一、绪论
词义是有系统性的,词义系统可以分为词义内部系统和词义外部系统。词义的内部系统是指由本义按照一定的规律纵向派生出一个或几个引申义,由词义引申所形成的义族;词义的外部系统是指由同一语源分化出一个个同源词,这些同源词所形成的词族。本文所讨论的词义系统主要是词义的内部系统,外部系统暂不考虑。词义的内部系统主要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传统训诂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以本义作为引申的基点,本义是多义词词义系统的核心,本义决定和影响着引申义。要对词义系统做出更加细致科学的描述,我们还要将研究对象缩小到更小的单位,即词的“义位”。蒋绍愚先生在《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一文中曾指出,“‘义位’属于语言深层结构的,反映人们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分类。词是词义系统的分子,义位是词义系统的原子。研究词义,应该以义位为基本单位考察义位的有无及其组合方式。”语言具有系统性,各个义位处于语义网络之中,义位的意义取决于在语言系统中的位置,只有系统才能给个体以质的规定性。本文将采用蒋绍愚先生在《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一文中提出的“概念要素分析法”。确定词的义位,对义位的意义进行抽象概括,分析出它的概念域,再确定它的概念要素。从概念要素的变化上归纳出词义发展演变的轨迹,从而把握词的词义系统。
二.“扣”的词典释义
“扣”是汉语中很常用的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以“扣”组成的词和短语很多,如:“扣衣服,扣球,扣肉,扣钱,扣留,扣除,扣题”等等;在古代汉语中,也有不少的例子,如:“扣边,扣额,扣马,扣头,扣问,扣弦,扣发”等等。这些词语或短语中的“扣”是什么含义?它的古今意义有变化吗?它的词义系统又是怎样的?这是我们将要研究和考察的。
(一) “扣”的词典释义
本文选择了三部大型的字词典:《汉语大字典》《古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它们对“扣”的释义如下:
《汉语大字典》将“扣”分为16个义项:
[扣] 1.牵住,勒住(马缰)。《说文·手部》:“扣,牵持。”《广雅·释诂》:“扣。持也。”2.敲击。《玉篇·手部》:“扣,击也。”《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3.攻打。《封神演义》第五回:“扣玄关,天昏地暗,击地户,鬼泣神叹。”4.举,发。《广雅·释诂一》:“扣,举也。”5.靠近,迫近。《北史·孟业传》:“郡中父老,扣河迎接。”6.系住。《警世通言》:“取原日香帕,向咽喉扣住。”7.拉开(弓)。《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玼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8.询问。宋秦醇《谭意歌传》:“事由君子,安敢深知。”9.触碰。《新唐书·刘栖楚传》:“遂额扣龙墀,血被面。”10.器物口朝下罩住他物。林则徐《荆江堤工平稳摺》:“经臣觅水摸多人,入水探明所裂之处,用棉被包裹石灰,接连堵塞,复用大锅扣住。”11.扣押。《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那知州姓贺,奉了这项公事,不敢怠慢,即扣了店主人到来,听四人的口词。”12.从原数额中减去一部分。文秉《烈皇小识》卷五:“营兵每饷银二两二钱,乃每名扣除五钱,七钱不等。”13.计算数量不超过限额。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谓度量多少弗令过剂为扣。”14.结子。王实甫《西厢记》:“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15.量词。16.通“筘”,织布机上用以确定经纱密度的主要机件,又名杼。董必武《次稚天韵》:“问道于盲不自师,欲求入扣思丝丝。”
《古代汉语词典》将“扣”分为7个义项:
[扣] 1.牵住,拉住。《吕氏春秋·爱士》:“晋梁油靡已扣缪公之左骖矣。”2.敲击。《论衡·变动》:“譬之以物击鼓,以推扣钟。”3.靠近。沈括《梦溪笔谈·异事》:“余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4.捆绑。《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把两个人一齐扣下船来,跪于柱边。”5.克扣,除去。6.结子。7.量词。
《汉语大词典》将“扣”分为11个义项:
[扣] 1.套住或搭住。2.器物口朝下或覆盖别的东西。3.比喻安上(罪名或不好的名义)4.扣留,扣押。5.从原数额中减去一部分。6.扣子。7.衣扣。8.用力朝下击打。9,同“筘”。10.螺纹。11.姓。
(二)对“扣”词典释义的分析
三部字词典都对“扣”的词义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是它们在数量上和内容上都有差异。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扣”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它到底有多少个义项,这些义项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词义的系统是怎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