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敬爱的党组织: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在遥远的古代都可以追溯其渊源,中秋节也是如此。
时逢中秋,又到了期盼国圆、家圆、月圆的时刻。我似乎特别衷情于中秋佳节,它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份沉甸甸的忧伤情感,也没有春节期间过多的喧嚣和走动。中秋,气候宜人,阵阵秋风送凉,一扫炎炎夏日的火热炽情,让人倍感舒服。中秋时节,满山遍野都尽染成赤橙黄绿的风景。那些挂满了枝头的水果不时飘来阵阵的清香,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橘橙黄绿时。
说到中秋,当然就是十五圆月之夜。年年月圆,年年感受不同。在岁月的轮回中,明月下的辛酸甜蜜,在心中油然而生……
童年的八月十五之夜,我总是记得父母带领全家人或者邻居在皓月星空赏月,吃着梨和葡萄。那时候我自己年龄小,老叫嚷要月饼吃,因为每年只有八月十五才能闻到月饼的香味,我的父母总是把他们的那一份让给我。我常常看到父母很虔诚地对着明月祈愿,祈求着生活一路幸福。哎!那可真是让人怀念的,真正的中秋节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面对中秋之月,也有过无比的喜悦和欢乐,每在圆月佳节,看到亲人朋友健健康康,想到国泰民安,也难以抒发我把酒问青天的情怀。童年所经历的每一种体验在圆月之下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明月就像一本需要我们翻阅和领悟的一本书。
然而,在现在,像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却渐渐失去了味道。许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中,却因为外来文化的入侵以及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而不再受到应得的重视。
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带入了情人节、万圣节以及圣诞节这类原本属于宗教节日的西方节日。部分中国民众在没有这些西方节日意义的情况下,仅仅把过西方节日当作一种新鲜时尚的活动抑或是一种带有外国风情的盛大狂欢。他们对西方节日的认可度甚至超过了春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如果说外国文化的进入是客观的原因,那么这部分国人的崇洋心理则可以说是从主体上造成了部分中国传统节日的没落。
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以寒食节为例,寒食节习俗,有吃冷熟食、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拔河等。在现代社会中,这里面的一些习俗已不再适合作为普通民众日常的活动,如斗鸡子与打毯;而之间的一些习俗也已经结构到日常人们的活动中,如荡秋千与拔河;一些习俗则因与其他节日有共性,而逐渐被其他节日所承担,如上坟。因此可以看出,寒食节本身所承担的复杂的习俗功能需要精简、发展,否则人们也会共同对其失去兴趣。
那么应该如何保护这些传统节日呢?
国家在一定程度应发挥主导的作用,加大宣传,形成民间办节的热烈气氛,而不是让传统节日流于一个普通的休假日。这方面,也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民众需要剔除传统节日中的糟粕以及一些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习俗,而保留那些传统节日习俗中的精华部分,然后积极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去。例如前面提到的寒食节,其精华在于思念贤人、贤人所蕴藏的人性关怀以及吃冷食、熟食的过节习俗。这里面契合了儒家思想又带有文化底蕴的节日习俗,此部分精华就可以作为一个节日的精髓而被保留下来。以上两点,概括起来说就是要:立法定假,去粗取精,共同参与。
此外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上,还应注重对传统节日所有权的保护。05年韩国把端午节申请为他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做法是一种公然的盗窃行径,但是中国对此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对这方面还不够重视。今后,我们国家应该尽力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节日的渊源,以及搜集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民俗活动,尽快把尽可能多的中国传统节日申请为我国的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对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结晶有一个交代。
常言有道是: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一过,又将是新的一年来临,从一弯新月到一轮圆月只是自然的变化。但月下的祈愿,月下的快乐日子,月下的幸福我们谁都在翘首期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的名句,不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OE 20.8-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8部分:砂质海岸.docx VIP
- (高清版)DB15∕T 4089-2025 《工业企业碳流图绘制方法》.pdf VIP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doc VIP
- 江苏省2014定额解读(模板工程计算规则下).ppt VIP
- 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VIP
- 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第4部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pdf VIP
- 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的心电图表现.pptx VIP
- 步步高家教机X2用户手册.pdf
- 新解读《GB_T 13863-2011激光辐射功率和功率不稳定度测试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