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进事迹:一腔热忱暖民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员先进事迹:一腔热忱暖民心 一双剑眉,闪动坚毅;一双善眼,透着慈祥。 主管信访工作13个春秋的北京市昌平区纪委常委沈长瑞,一直把鲁迅先生的两句诗作为座右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歪风邪气,他毫不退缩;对上访群众,他满腔热情。13年来,沈长瑞阅批信访举报6814件,接待来访2671人次,参与查处了信访案件564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49.8万元。 “信访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1994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纪委新来了位主管信访工作的常委。这个大高个的到来,使得信访室一下子忙碌了起来。在做了一番认真的调研之后,沈长瑞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 变“转办为主”为“多查少转”:沈长瑞发现,抄转的举报信往往是转到被举报者的主管单位,简单的抄抄转转只能转移矛盾,只有根据情况多查少转、直查快办,深入实际解决问题,才能起到“灭火器”的作用。 变“进门就接访”为“先谈心后接访”:沈长瑞发现进门就接访的效果并不好,不少举报人想反映的问题和举报信所写的并不是一回事儿。他发明了一套“红蓝铅笔法”:一封举报信,上面往往有十几条举报的内容,经得起推敲的用蓝笔勾上;属于道听途说的内容则用红笔划掉。 变“上访”为“家访”:主动登门到举报人家中了解情况,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1997年的2月,原昌平区纪委信访室副主任王建新就曾和沈长瑞冒着鹅毛大雪,工业滤布走了3个小时11公里的雪路,来到举报人家中“家访”。举报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变“小范围答复”为“公开答复、典型案件公开曝光”。沈长瑞认为,信访举报案件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如果不把结果告知公众,就容易导致不明真相者的误解。因此,每次结案,他都要召集一定范围的公开答复会,为蒙受不白之冤的干部洗冤,将贪赃枉法干部的典型案件曝光,以示警戒。 “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 有人说纪检监察干部是“铁面”,但有多少人想过,对于他们来说,要做到秉公执纪,就要突破人情关、关系网,还要顶住各方面的对抗甚至恐吓威胁。沈长瑞曾经算过一笔账,在他查办处理的干部中,差不多有1/3是熟人。2000年11月,有人举报昌平区某局党委副书记利用职权,侵占公共财物。被举报者一看查处案子的是沈长瑞,就说:“咱俩这么熟,你睁只眼闭只眼算了!”但老沈却不徇私情,最后此人受到被开除党籍处分。 查办案件是件得罪人的事儿,如果经不住威逼恐吓就很可能望而却步。昌平某镇的一个村支书,仗着自己关系硬,威胁接到举报来调查他的沈长瑞:“我的朋友多,找我的都是开顶级轿车来的,你办不了我!”沈长瑞针锋相对:“我不管你认识谁,有了问题就得查!”沈长瑞顶住压力,不畏困难,严肃查处了这个村支书的问题,30万不正当收入被及时追回。 每一个受到举报的干部都会说自己是冤枉的,拼命为自己开脱。沈长瑞为了使查办的案件经得住推敲,还自创了一套“正反方辩论法”,每次查案,都由自己来当被调查者,同事来当查案人,互相辩驳。滤布如果他把同事驳得哑口无言,说明取证不到位,还得继续调查取证;反之则说明证据确凿,可以结案。 正是凭着这股“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的认真劲儿,老沈对每一个案子都做到明察秋毫。1995年上半年,有群众反映昌平某执法部门的一名干部向施工单位索要电视机。老沈在调查中发现,电视机是施工单位主动给的,于是向举报人做了耐心细致的解释。但细心的他在调查中从一张发票中看出了问题,发现这名干部外出学习时曾经编造了丢钱假案,为国家挽回两万元的经济损失,此人也受到了留党察看、行政降职处分。 有些信访案件,情况比较复杂,一时难以查清。是让被举报人换个地方不了了之,还是彻底查清,考验着沈长瑞的勇气。2004年的一段时间,在昌平城区的大街小巷,白花花地落下了几万张举报信,全是反映昌平区殡仪馆馆长何忠林的。当老沈带着联合调查组找到何忠林的时候,他愁眉苦脸地说:“这下我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老沈义正词严地回答道:“只要你行得正,就没什么可怕的!”调查组经过多方取证,发现是因为何忠林接手亏损的殡仪馆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断了一些人的不法“财路”,才遭到了恶意的诬陷中伤。在调查过程中,主管单位曾想把何忠林调走,以息事宁人。但沈长瑞在区领导的支持下,坚持把案子查了个水落石出,为何忠林洗清了冤屈。 13年来,沈长瑞带队查处的489个案件中,有47个严重违纪的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对74个犯有一般错误的党员干部给予批评教育,并为392个被错告、诬告的同志正了名,无一件受到“缠访”或申诉。 “啥也不图,就图老百姓有个舒心的笑脸” 在沈长瑞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康泰克、感冒冲剂等常

文档评论(0)

wo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