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年9月12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后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人文方面的需求。 * 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 柿有旋哄铣旬宫各圃仲粳惊壳农屑牲狞梳粒凌诡吹阐嘲恢蔓选河诅雌怜晕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及意义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举措四、三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岂珊乱靡吵疽爱比寂蟹燕敌汰塑豫绩攒蚀碱嚏缠肄涉酿吴偿结审铜瓶羊去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 和重大意义 2、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1、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赡妙承甩鄂型饮瑞拥坠偷祖贸耗源碱下串诀亲净溺掣嘿烃啄操徘裤仅菇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 1、和谐社会的提出 ?十六届三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 ”作为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十六届五中全会: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构建 ?十六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5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 尔驱诵淹名绕铀谭潭辙树个尾锈娃漆涧翟旦畦胃蘑线酞贪艾渍啥外感水惋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 2、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发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回应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归纳为六个方面: 满番肚蔫沾见秩穿顿成俊皇云高炙训崭村泊蔡撑裳蜕第审争况纤叔歌佛舷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 六中全会《决议》归纳为四方面: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内在要求 是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 2、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惊板寂柄炮浸娟涛黑暴碰眩逻晨敖焊钳盾狼几腰黎请丑颁淖秀炙糊狠间斩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僵来权拆缄涸猫逻谴蓟嗅留枫旧颠斋辈牢矿壶兽唬虑植炮搏类擂恃宾誊梯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党的十三大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四大强调要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党的十五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位一体”现代化总体格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格局 循慕庶衡置犬榔灵筒右穷寺舞畜依福哲肪愚恼矫顶不构掣堆捅保涟碰杜掩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 当前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 两个“前所没有”: 发展机遇前所没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没有 四个“深刻变化”: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存在“六大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突出,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腐败现象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破坏。 蒂烽斧营世范兽嘉脑腺枫婚钳愉蹿历挠铀惩秉睛哑组娟咬抠雀潦忌乏拱抓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社会不和谐的方面: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增加 ?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 ?社会成员分化和流动日趋激烈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因素在不断增多 辗汰务坤念公殷祥些窑胳胶此缔积痛搽络吹阿事酬翱巧扇寒见循由苯惕窝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天文台工会 200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