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一章第三节 地球运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赤道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经线与经度 本初子午线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 纬线与纬度 世界上最雄伟的赤道纪念碑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圣安东尼奥镇上的赤道纪念碑,碑高30米,四方塔体坐落在一个直径为100米的大圆盘上。碑的四面刻有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O、N,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字样。碑顶放置直径4.5米的铝质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喜欢两脚踏在赤道线两侧,拍一张跨“世界之半”的照片作纪念。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 思考?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呢?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会不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 昼夜状态的表达——太阳高度 什么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多少?昼半球、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的情况如何?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昼夜、昼夜交替的成因 晨昏线、晨线/昏线的判读 太阳高度(昼夜状态的表达):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 (在黑板上板图解释) 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 1太阳日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产生地方时差 ⑴地方时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 ⑵原因: 地球自转,因经度而不同. 12 ACTITY活动:请同学们阅读P19第2小题 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 【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20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两个时间相加超过24小时,那么日期加上1天,而时间减去24小时;如果两个时间相减,不够减时,那么日期减去1天,而时间加上24小时. 2.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用时区数轴,这两种方法也适合地方时计算) ⑴在中时区两侧(或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的换算: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 加减号选取的原则:东加西减 时区差求法:同减异加 若两地同时位于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减;若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则加. 要注意的是,如果计算结果小于24小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也不变.如果计算结果大于24小时,那么日期加上1天,而时间减去24小时;如果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去1天,而时间加上24小时. ⑵过日界线区时的换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天±相隔时区数 加减号选取原则: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则加1天,减去相隔的时区数;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则减1天,加上相隔的时区数. 相隔的时区数=(12-已知地时区数)+(12-所求地时区数) 3.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两个经度相差较大的城市往往出现大于24或小于0的情况,涉及日期变更.方案之一:划定国际日期变更线. (思考)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世界的时区中就有了一个特殊的时区,为什么?(东西12时区.这两个时区实际上是在同一个时区,中央经线是1800经线.两者各点一半.在1800经线东侧是西12区,1800经线西侧是东12区.) 时区图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日期图判读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发生偏转 偏转规律: ⑴北半球,向右偏; ⑵ 南半球,向左偏; ⑶赤道上,不偏。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地转偏向力对地球环境有何影响? 主要表现在:河流(水流);大气(气流);地球形状等. 二、地球的公转(共2课时) (一)地球公转 1.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黄道)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3.公转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 4.公转速度——近日点(每年1月初)最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最慢 1.概念:太阳光线与某地地平面所成的角度。(如图H) 2.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 可以通过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来比较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以同升湖280N为例) 光照图绘制(特殊线) ?

文档评论(0)

mhk8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