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师知识素养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18分)
1、新课程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方式。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 和 的能力。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应引导学生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真情实感。”
4、四大文明古国:?????????? ?????????、????? ??????????、???????????? ??????????、???????????? ??????????
5、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是:“???????????? ?????????? ,???????? ? ?????????? 。”
6、四大民间传说是?????????? ????????、???????????? ???????、?????????? ??????????、???????????? ?????????。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 的意思。
8、“岱宗”即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另四岳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 、 的书法特色。
10、 给下列画线的汉字注音。
龋齿(??? ) ??妊娠(??? ) 瞥见(? ?? )? 隽永(?? ? )?
11、补充成语。
义愤填(?? )? ?好高(?? )远? 风声鹤(? ?)? (?? )蚌相争?? ????
二、选择题:(24分)
1、下列简称正确的是? ( )
A河南简称“冀”;河北简称“豫” B贵州简称“黔”;山西简称“鲁”
C新疆简称“新”;海南简称“琼” D湖南简称“鄂”;湖北简称“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3、古时候一边雄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边感喟壮志难酬的诗人是 ( )。A.辛弃疾 B.陈亮 C.陆游 D.岳飞
4、下列成语与曹操有关的是 ( )A.老骥伏枥 B.四面楚歌 C.狡兔三窟 D.指鹿为马
5、《凉州词》中“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城”是指: (??? )
A玉门关 ???????? ??B?嘉峪关????????? C山海关
6、“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形容的苦吟诗人是 ( )
A.孟郊?????? B.韩愈??????? C.贾岛??????? D.李贺
7、我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在每年的 ( )
A. 9月份的第三周 B.9月份的第二周
C. 10月份的第三周 D.10月份的第二周
8、《为什么孩子要上学》一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
A、叶圣陶 B、大江健三郎
C、高尔基 D、泰戈尔
9、“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是 ( )A、王昭君 B、西施 C、杨玉环 D、貂蝉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11、下列四部儿童文学作品,哪一部产自中国? ( )
(A)《时代广场的蟋蟀》 (B)《草房子》
(C)《小王子》 (D)《骑鹅历险记》
1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建议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应体现“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 )
(A)文史知识的综合运用 (B)科技知识的综合运用
(C)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