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基础知识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常见类型
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例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表动作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表动作趋向
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学而时习之。(《论语》)
例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表对人的态度
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例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表动作进行方式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面”为当面,表“刺”之方式)
编辑本段辨析方法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时间名词除外)一般不能直接作状语,而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却很普遍,普通名词作状语时,存在着与主谓结构划界的问题。普通名词作状语,位置在谓词的前面,其结构形式和名词作主语完全相同,两者如不仔细区分,就会产生误解。如:“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倘若把此例中的“狐鸣”当成主谓结构,意思就是“狐狸叫喊”,这样,就歪曲了原来的意思。下面说明辨析名词作状语与主谓结构的几条辨析方法:
一.要看谓词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词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这显然与原来的句意不同。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所以,这里的“父”就是名词作状语,而不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二.要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
因为,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都不能作主语,这是无可置疑的。下面,就以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功能类别作简要说明。
1.表比喻。如“项伯乃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蔽”就可说成“像翅膀一样掩护”。
2.表态度。如“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中的“客待之”可译为“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3.表工具、方式。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其中的“船载”可理解为“以船载”,但不能认为名词前省略了介词“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