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 (基础部分) ********************公司 二○一○年六月 批准: 校核: 编制: 总 则 编写依据 · 武汉供电设计院提供的说明书及基础施工图 ·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 《110千伏及以上送电线路基本建设工程启动验收规范》(DL/T782-2001) ·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试行)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 《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83)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国网公司2009) · 我公司按ISO9002:2000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质量大纲》、《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 《送电线路施工工法》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 本施工手册适用于***************工程基础施工,施工完毕后自动失效。 · 若发生变更应以设计变更通知单为准、 工程概况说明 本工程为***************工程, 线路起于220KV岱家山变电站出线,将利用运行线路走廊进行改造,本施工段为(0#——11#),本段内原线路单回铁塔为2基(岱阳线1#塔利用,需新建岱环线0#塔并拆除原塔);双回铁塔为9基, 新建双回线路(构架~11#)全长3.421km,耐张段共4个分别为:新1#~新3#、新3#~新11#、构架~0#,0#~1#。新建双回铁塔9基,单回铁塔1基。新导线均采用LGJ-300/25,地线为JL/LB-70/40铝包钢芯铝绞线。其中:220KV岱阳线架设LGJ-300/25单导线,地线为JL/LB-70/40铝包钢芯铝绞线. 220KV岱环线架设为双分裂导线,并架设一根OPGW-24光缆;本段内光缆接头盒安装1个,设置在新11#处。 本工程经济指标 1) 线路额定电压:220KV 2) 施工范围:**************工程0#~10#塔双回线路标段 3)接地方式:选用水平接地体,采用T2型接地装置 4)回路数:双回路 5)分裂数:220KV岱阳线为单导线;220KV岱环线为双分裂 6)线路长度:3.421 Km 7)导线均采用LGJ-300/25钢芯铝绞线 8)220KV岱环线地线采用OPGW-24芯通讯光缆,220KV岱阳线采用JL/LB-70/40铝包钢芯铝绞线 9)沿线属湖积、冲积平原地貌,地层较平坦开阔、地势较低洼、水系发达、地下水位较高 10)绝缘子形式及数量: 悬垂串: 1×FXBW3-220/100防鸟加强型合成绝缘子串、2×FXBW3-220/100防鸟加强型合成绝缘子串 耐张串: 1×(XWP-10 ×15片)、2×(XWP-10 ×15片) 跳线串: 1×(XWP-10 ×13片),其中新3#塔为2×(XWP-10 ×13片) 11)全线杆塔 全线采用杆塔型式:双回路直线塔220KVG2: 8基,双回路转角塔220KVSJ2:1基, 220KVSJ3:1基。 单回终端塔 JK 1基。 12)基础型式:钻孔灌注桩基础和普通铁塔基础 第一章 复测及分坑 1.1线路复测及分坑质量要求 1.1.1测量仪器和量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经纬仪最小角度读数不应大于1′。 1.1.2分坑测量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定的杆塔位中心桩,并以此作为测量的基准。 1.1.3以相邻直线桩位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应大于50mm。 1.1.4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设计档距的1%。 1.1.5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1′30″。 1.1.6如下危险点处的标高应重点复核: ①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②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 ③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0.5m。 1.1.7设计交桩后个别丢失的杆塔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桩之间的距离与高程测量,可采用视距法同向两测回或往返各一测回法测定; ②测距相对误差,同向不应大于1/200,对向不应大于1/150; 1.1.8杆塔中心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 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 采用视距法测距 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5‰ 采用方向法测量角度 两测回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1′

文档评论(0)

gouj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