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市第75中2008学年初三年级一模质量分析会 调整反思, 减少失分, 回归基础 天河区十五所学校的成绩对比(满分:135分) 三次大考的比较 “一模”试题 客观性题目,强调语言能力的运用。 能力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要联系实际强调情景、强调应用。 主观性题目,从技术层面或文化层面都体现了教学新导向。 教师们教学中在注重抓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地给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感的英语信息,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 1.抓好课堂40分钟有效教学。 “一模”考点为主线,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拓展和强化。 1)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再组织一次(或二次)强化基础的训练,对句型、结构、难点、易错点进行必要的归纳、汇总与测试。 2)精心选择各区“模拟”试题,按专题分类,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取部分试题让学生练习。要求学生明确一些基本的变化原则和规律,牢记一些经典的例句,能举一反三。 3)对动词,尤其是非谓语动词进行系统归纳,将有关的规律编成容易记忆的歌谣,便于学生掌握。 * * * * 初三英语备课组 张宁 本次天河区英语一模考试,命题强调在真实的情境、具体的语篇中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试卷注重了对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在语篇中逻辑推理、篇章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地考查。与2008年的“一模”试题相比,试题的难度进了调整,设难度为0.71,实际难度为0.64 共24间学校参加考试。试卷满分为135分(其中听力占35%),客观题100分,主观题35分;口语考试为15分,另外计算(由学校自行组织考试)。本试卷全区笔试部分平均分为85.8分. 23.0% 34.0% 60.0% 32.72 85.83 7463 全区 9 28.0% 10 22.0% 9 51.0% 29.28 9 78.94 109 华颖 15 48.0% 15 6.0% 15 32.0% 27.92 15 63.21 244 泰安 10 34.0% 12 17.0% 11 48.0% 31.8 12 74.4 318 骏景 12 35.0% 11 20.0% 10 50.0% 31.92 10 75.17 355 长兴 5 24.0% 8 25.0% 6 56.0% 30.78 7 81.78 301 天秀 7 27.0% 5 33.0% 5 59.0% 32.91 5 84.32 380 天荣 3 12.0% 2 55.0% 2 79.0% 29.49 3 100.37 656 天河 6 26.0% 6 31.0% 7 55.0% 32.6 6 82.75 580 东圃 2 11.0% 2 55.0% 3 78.0% 28.98 2 100.65 572 汇景 4 15.0% 4 45.0% 4 72.0% 30.48 4 94.29 809 113中 12 35.0% 9 23.0% 12 45.0% 33.35 11 74.5 446 89中 7 27.0% 7 26.0% 8 53.0% 31.56 8 79.16 810 75中 1 1.0% 1 87.0% 1 95.0% 16.53 1 119.62 171 47中 10 34.0% 13 15.0% 13 43.0% 30.26 13 72.06 427 44中 14 43.0% 14 10.0% 14 33.0% 29.38 14 65.47 319 18中 排名 低分率 排名 优秀率 排名 及格率 标准差 排名 平均分 实考人数 英语成绩 学校 7 7 8 8 本次一模 7 7 9 8 初三上学期末考 9 7 7 8 初二下学期末考 低分率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阶段的关键: 计划性的安排、针对性的补漏、个性化的点拨、互助性的研讨、策略性的提高。 形式分析: 第一,延续优势,乘胜追击,继续突破。 第二,调整反思,减少失分,回归基础。 把复习难度和强度降下来,做到稳中求胜。学生要做好综合卷,看书和复习题,订好每天的计划,揣摩以往的试卷和以前的解题心得,抓细节,补缺补漏。 1. 对优秀的学生,我们要敢于放手,组织他们自己讨论交流,让其思想碰撞。 2. 对临界生,他们正处在似懂非懂之间,有时会越讲越混乱,因此,要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尽量把他们往上提。 3. 对下层面的学生要多关心,以做基础题为主,注重答题技巧(如何应付选择题)。 老师走动指导,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并收集典型错误予以板书讲解,并对优秀文章张贴表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