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德国教育发展 一、帝国时期前的教育发展 (一)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运动 (二)新人文主义与洪堡教育改革 二、帝国时期的教育发展 三、魏玛共和时期的教育发展 四、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发展 五、二战后德国教育的发展 一、帝国时期前的教育发展 (一)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运动 1、人文主义:从意大利引入德国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倾向于学术性的美学运动。 德国人文主义者都是语言学家,以语言为工具,研究《圣经》原文,以揭露罗马教会篡改原文、愚弄民众的实质。 反对神的权威。 一、帝国时期前的教育发展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 标志: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威丁堡大学张贴他的95条论纲。 “即使没有灵魂、天国、地狱,只有世俗事务需要考虑,也必须有良好的学校,培养善于治国的男子和理家的女子。”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 《论学校保育儿童的职责》(1530)中“建议有关当局为使政府得到有才学的人员充任官吏,须选拔优秀儿童给以专业知识教育,必要时甚至可以用公款培养,并可采取强制措施” 复式教学性质的学校 补习教育的“工业学校”和“主日学校” 一、帝国时期前的教育发展 3、1763年普鲁士公国颁布《乡村学校规程》,明文规定 5~12 岁儿童必须入校学习 ,否则对父母课以罚金。 4、1794年普鲁士颁布《民法》 各级学校都是国家机构; 管理和教育青年是学校的职责; 设立学校要经国家允许, 所有公立学校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观察。 学校类型 (1)武士学校:贵族性质,培养文武官员和外交人员; (2)文科中学:为大学输送新生,培养官吏、医生 ; (3)实科中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 。 (二)新人文主义与洪堡教育改革 1、新人文主义 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革命愿望和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史称“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 强调学习古典文学、文学、历史等学科 ; 复兴古希腊文化的内容和精神; 重视人的和谐发展 2、双轨制的形成 一是为地主和资产阶级子女办的学术教育系统,有预备学校或家庭教育,文科中学和大学组成; 二是训练平民子女成为守纪律、虔敬上帝和忠于统治阶级的臣民的学校系统,有国民学校与各种职业性教育机构组成。 2、洪堡教育改革的内容: (1)建立健全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2)根据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形成三级教育体制: a、初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的培训 b、中等教育:改革文科中学,重视师资的考核与选择 c、高等教育: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1810年创办了柏林大学 二、帝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普通学校法》(1872): 一轨(职业轨)是为贫民子女设立,学生进四年制的基础学校,然后进四年制的国民学校高级班或六年制的中间学校,毕业只能进各种职业学校。 一轨(学术轨)是为地主和资产阶级子女设立,进三年制的预备学校,毕业后可升学。 中等教育的“三轨制” (1)以拉丁文、希腊文为主的古典语文学校; (2)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仍重视拉丁语文实中学; (3)不学拉丁语,以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为主的高级实科中学。 三、魏玛共和时期的教育改革 1919年颁布《魏马宪法》规定要“建立共同的学校系统”。 1920年通过《基础学校法》所有年满6岁的儿童均得入基础学校 。 新设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学校。 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面向大众。 四、纳粹时期德国的学校教育 教育作为侵略政策的工具,推行“种族教育” 中等学校学制普遍缩短 德意志中学成为高级中学的主要类型 “优秀分子”的学校:“阿道夫·希特勒学校”、“国家政治学院”和“骑士城堡” 五、二战后德国的教育发展 (一)《总纲计划》 (二)《汉堡协定》 (三)《教育结构计划》 (一)《总纲计划》 1959年2月14日,公布了《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 。 1、初等教育:基础学校教育(4)+促进阶段教育(2)。 2、中等教育: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高级中学 (二)《汉堡协定》 1964年10月28 日《关于统一学校教育事业的修正协定》 联邦各州的所有儿童应接受9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全日制学校教育。 中学包括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 (三)《教育结构计划》 1、学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设学前教育阶段。 2、改革基础学校,义务教育提前到5岁。 3、全日制教育延长到10年。 4、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第五至第十学级,第二阶段包括第十一至第十三学级。 第一阶段毕业者可获“中学毕业证书1”, 第二阶段毕业者可获“中学毕业证书2”, 可直升大学。 德国学制图 第五节 法国教育发展 一、传统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