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还原学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案是支持先行学习( “预学” )的任务与线索,反映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案是触及核心学习内容的提前思考( “思维的台阶” ),是为课堂学习作铺垫 [让学生有备而来],而非课后练习提前做。 导学案的定位与意义 三角形内角和为小学时,是如何得知这个结论的?初中后,要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证明这个结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尝试一下。想到的方法多多益善 (如你想到四种以上方法的话,自己再添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 学案是支持先行学习( “预学” )的任务与线索,反映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案是触及核心学习内容的提前思考( “思维的台阶” ),是为课堂学习作铺垫 [让学生有备而来],而非课后练习提前做。 通过学案呈现学生独立学习进展的差异,为教师诊断学情 [批改反馈]、合理介入提供帮助。 通过学案让学生了解自学的基本方法,促使方法变成习惯 导学案的定位与意义 以下三个电路图分别表示通路、断路和短路。 请分别标出,并说明你判断的依据。电路图由、、、等组成。 对照左侧的实物图,尝试在右侧画对应的电路图 (串联)如果感觉不难,就再挑战下一个任务 [题干略] (并联) 电路图 以尊重的方式,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请同学们回家或向父母,或向爷爷奶奶请教“什么是爱情?”将他们的话记下来。初读这封信,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并说明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的原因。为什么作者和他的祖母都不直接告诉“什么是爱情”,都借用故事来说明呢? 苏霍姆林斯基 给女儿的信 源自教材 促进让方法变成习惯,排除低质量问题 尝试主人公的体验 (预习课文,在以下问题中选择1-2个先作思考) 导学案应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用好教材。但也要防止被窄化为课本知识的学习。“先行学习”不等于先阅读课本和做练习。 防止“学案”面面俱到大而全,内容庞杂零碎,学生不得要领。这是表面“自主”,实质仍然是被动学习。 导学案应体现学科性质与学科方法,应根据学习内容而灵活变式,防止统一模板与划一操作。 导学案设计与运用的原则 导学案应简明、根本、开放。[前置性学习任务]化“案”为“单”助学 利导 1 “要素推进”并不是否定模式,而是缩短 “依靠模式”的过渡时期 2 方法—模式—要素—策略 3 以要素的组合替代模式,变“大模”为“小模” 开展区别学习内容特点的课型研究 从“模式推进”走向“要素推进”——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 联系经验与前置思考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展开知识形成的过程 促进联系与知识建构 体会与领悟思想方法 学以致用“学为中心”的学科要素的构建 ——以科学为例(1.0版) 科学事实 科学概念 科学原理 科学模型 科学理论——王荣文 “学为中心”的学科要素的构建 ——以科学为例的变式讨论 概念课 规律课 实验课 习题课——费卫红 “学为中心”的学科要素的构建 ——以科学为例的变式讨论 新授课 复习课以概念建立为主 以实验设计为主 以程序知识为主 以试卷分析为主探究型 陈述型1 “要素推进”并不是否定模式,而是缩短 “依靠模式”的过渡时期 2 方法—模式—要素—策略 3 以要素的组合替代模式,变“大模”为“小模” 开展区别学习内容特点的课型研究 4 教学改革的多样化实践 从“模式推进”走向“要素推进”——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 学教变革的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 让学生动起来 第二境界 学生进入有意义的学习 第三境界 教师游刃有余地开展学习指导 改革动力从“生存危机”到“价值觉醒”——培育学校教学改革的内驱力 学校教学改革的三个境界 第一 课堂上的学教行为发生变化 第二 教师渐渐理解教学行为变化的道理 第三 把握改革本质的有所创造的实践 改革动力从“生存危机”到“价值觉醒”——培育学校教学改革的内驱力 影响教学改革内驱力的因素 基于教师的认同与支持 聚焦教育教学的本质 显性成果的激励——朱跃跃 [温州] 价值引领 评价导向 实践的力量 行政的力量 专业的力量 技术与方法的 研究与普及 决策 行动 反思 坚持 2012 西湖会议 实践的力量 行政的力量 专业的力量 推进机制 动力机制评价机制 专业支持机制 推进机制 动力机制 评价机制 专业支持机制 谢谢大家! zf@tzedu.org 还 原 学 习 ——推动“学为中心”教学改革的思考 浙江省教研室 张 丰 2014年1月7日 方向性的共识基本达成 操作性的争论依然激烈 夹缝中的实践难能可贵 转变学习方式任重道远 1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学为中心”——教学改革的本质精神今天的教学改革其实是十年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再起波澜.其实质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改革的条件 通过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