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右图所再现的19世纪30年代末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壮举, 应是( ) A.虎门销烟 B.戊戌喋血 C.辛亥风云 D.抗日烽火 A 练兵营 * 第1课 鸦片战争 * * “鸦片”(opium)名称的由来 罂粟原先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希腊人把罂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药。发现它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希腊人称其音为“阿扁”。公元六世纪初,阿拉伯人把罂粟传到了波斯,波斯人变“扁”音为“片”,称其为“阿片”。在公元七八世纪的时候,罂粟作为药材从印度等地传入中国,中国人把“阿”音又发成了“鸦”音。从此,在中国就有了“鸦片”一词。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1、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出鸦片?请说明理由 2、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灾难? 林则徐虎门销烟 * 中英贸易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瓷器 (很难卖出去 ) (很畅销)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想一想 英国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 议一议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 清政府更加腐败 削弱军队战斗力 经济上: 政治上: 军事上: 生活上: 毒害中国人身心健康 * 假如你是当时清王朝的统治者,面对这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问题,你将如何 采取措施? *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林则徐上道光帝的奏折 * 纽约·林则徐广场 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每年6月26日定为 国际禁毒日。 近年禁毒的主题: 2007年:控制毒品 2008年:依法禁毒、 构建和谐 2009年:参与禁毒, 构建和谐 * 有人说鸦片战争时有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 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 1841-1842 鸦片战争形势图 1840 战争进程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占香港 进吴淞 到南京 * 琦善同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会谈 直隶总督琦善同英军谈判,向英军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惩治林则徐。不久,英军撤退。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同英军谈判。 * . 关天培 抗英遗址--虎门炮台 虎门激战 * . 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求和,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主要危害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赔款2100万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英货进出口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 破坏了贸易、关税主权 * 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技落后,军事落后, 指挥失当… …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落后 * 英国 (资本主义强国) 中国 (落后的封建王朝) 走私鸦片 挑起战争 虎门销烟 战败求和 《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 结 正当贸易 * 练一练 《南京条约》中,哪一条款实现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 ) A、赔款2100万元 B、五口岸通商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中英协定关税 B * 这是一座城市的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它应该是在( ) A.虎门 B.福州 C.上海 D.南京 A 练兵营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市十中七级历史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案.doc
- 广东省市十中七级历史下册《第3课 开元盛世》课件.ppt
- 广东省市十中七级历史下册《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件.ppt
- 广东省市十中七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课件.ppt
- 广东省市十中七级历史下册《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doc
- 广东省市十中七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2.ppt
- 广东省市十中七级历史下册《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案.doc
- 广东省市十中七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课件.ppt
- 广东省市十中七级历史下册《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课件.ppt
- 广东省市十中七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件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