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说“木叶” 名句赏读 ①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精神怠弛,则百兴俱废。 ——《呻吟语·治道》 赏读:(一个人、一个单位)如果精神振奋昂扬,各种事情都能办好;如果精神萎靡不振,各种事情都要办坏。 ②吾人迁善改过,无论大小,皆须以全副力量赴之。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理欲》 赏读:我们这些人向好处学习,改掉过错的行为,无论大小,都要把全部力量拿出来。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赏读:倘若有利于国家民族,应该不顾什么生和死,哪能因为有福就前往,有祸却去躲避呢? 文言拾贝 智永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 【译文】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石(那么重)。前来求取墨迹,并请他题写匾额的人多得像吵闹的集市一样。他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来(智永)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思悟】 做事情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只有勤奋与坚持才能让人有所成就。 词语辨析 精致·精制 二者都有“精细”的意思。区别是:“精致”是形容词,表示制造精巧细致。“精制”是动词,指在粗制品上加工;精工制造。 例句:这件精致的根雕艺术品是他花了三年的时间用一根老树根精制而成的。 疾恶如仇·深恶痛绝 都含厌恶憎恨之意。异:如仇,如同仇敌;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后者语义较重。 例句1:这个疾恶如仇的姑娘,最见不得邪恶和阴谋。 例句2:冯玉祥对不遵守时间的人深恶痛绝。 卡片摘要 1.作者作品 林庚(1910—2006),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生于北京。诗人,文学史家。主要从事新诗的创作和古代文学、古典诗歌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其学术道路曾被概括为“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楚辞和唐诗研究方面。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同时提出了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 林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出版过《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2.背景剖析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把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到了现代学术的高度,同时也把唐诗风貌的系统化研究留给了后人。本文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 3.词语解释 ①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②绵密:(言行、思虑)细密周到。 ③缠绵: a.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 b.婉转动人。 ④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相去,互相之间存在距离;无几,没有多少。 ⑤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差错。差,相差。毫厘,“毫”和“厘”都是很小的计量单位,形容微小。谬,错误。 ⑥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quán),捕鱼的竹器。 4.文学常识 我国古代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 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沈佺期《古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与“落叶”有关。 1.中心主旨 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例句,通过对诗句的深入分析和比较发现,在诗歌的艺术领域里,“木叶”之于“树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从而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 2.问题讨论 我国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用“树叶”而多用“木叶”? 明确:我国古代诗歌中多用“木叶”而少用“树叶”,是因为:(1)“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2)“木叶”比“树叶”显得“单纯”,它能准确地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而“树叶”就缺少艺术的暗示性。所以我国古代诗歌中很少用“树叶”而多用“木叶”。 3.艺术特色 (1)选题小、论理深。 文章旨在阐释文艺学原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若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比较艰深的学术论文;作者没有摆出学者的面孔吓唬读者,而选取了古诗中的木叶形象作为论题,把深奥的文学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维设计】2015高物理一轮复习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3.ppt
- 【三维设计】2015高物理一轮复习 第1节 机械振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ppt
- 【三维设计】2015高物理一轮课时检测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 新人教版选修3-3.doc
- 【三维设计】2015高物理一轮课时检测 第1节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新人教版选修3-5.doc
- 【三维设计】2015高物理一轮课时检测 第2节 机械波 新人教版选修3-4.doc
- 【三维设计】2015高物理一轮课时检测 第2节 波粒二象性 新人教版 选修3-5.doc
- 【三维设计】2015高物理一轮课时检测 第3节 光的折射 全反射 新人教版选修3-4.doc
- 【三维设计】2015高物理一轮课时检测 第1节 机械振动 新人教版选修3-4.doc
- 【三维设计】2015高物理一轮课时检测 第4节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 相对论 新人教版选修3-4.doc
- 【三维设计】2015高物理一轮课时检测 第3节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新人教版选修3-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