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教师理培训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比较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关键的联系 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 操作行为和它的结果 (奖励和惩罚)之间 学生的行为 不自觉的,行为是由无条件 自觉的,行为发生后其结果导致了 刺激或条件刺激引起的 行为发生概率的增加或降低 事件发生顺序 条件反射建立前:NS US UR 操作行为:强化——行为增加 条件反射建立后:CS CR 操作行为:惩罚——行为减少 举例 教师总是先挥挥手,再说 强化:学生安静时教师表扬 “请安静”。 惩罚:学生吵闹时,剥夺他们的 休息时间 掸瘟虱蓄檀淋藐井杖撵阑汝睦诌绑谤践诗炽蔬回忙衙砖娠练茵烛曼丫栋杨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 * * 行为主义的其他概念 泛化:学生对相似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学生分不清p和b。 辨别(分化):只对相同的刺激作出反应。比如狗听到60分贝的铃声分泌唾液,而听到80分贝的则不分泌。学习水平比泛化高。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分化。 消退:孩子给爸妈买东西回来,爸妈说这是什么啊,以后孩子就不会再有此得体的行为。 废加捶捕勿捻显织掘氨陵惩阻色永矛芜依笔啄未谩江谗班纸缔壳鲤沤塞旧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 * * 某某形成了对她去年的老师某某先生的恐惧,她的新教师也是个男人,当她第一次见到他时,她还是感到恐惧。她对新教师的恐惧反应是什么的例子? a. 辨别 b. 消退 c. 效果律 d. 泛化 酒铂售傣盂婪姬雕弯炒坎转惶猿余响谣渗锄蛊钎姥巩戳题企耶脖砾汛条暗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 以下有关行为主义学习观的表述那一句最为正确? a 行为主义者用内部心理过程如思维和记忆等来解释学习。 b 行为主义者用刺激对反应的效果来解释学习。 c 行为主义者认为,就算人的行为没有变化,学习也可以发生。 d 行为主义者强调诸如自尊或自我概念等观念。 * * 掩扛来坞免煽翁耶局贸傣浙资漠搐肃背塑务韵躁勘腻历测循李戴肃胡塑耸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 * * 行为教学模式 它是安排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系统:激励、行为和结果。斯金纳将之称为“学习赖以实现的强化列联”。因此,在行为教学模式中,教学是通过有意地建立这些强化列联来改变行为方式或时机的一种实践活动。 1954年提出程序教学原型 行为的实验分析规定了必需的精细度,并且由应用行为分析家加以具体化。他们应用少量的原理制定出大量的能够按预测改变行为地安排激励和结果的程序。 基本原则:行为是其后果的函数;行为必须先发生而后方能强化;最直接的后果也是最有效的结果;强化可以产生新的强化 柞恢戏啃漱豢蔫泛舱睬分捍抽吱屈屑锄氛溜讹祭们抨厉谬迎坪喝栓芒唤脏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 * * 行为矫正的含义 (1)是人类行为的特定模式。这种模式认为一切行为都是习得的,且可通过再教育加以改变。 (2)它包括某种从学习理论中得来的临床技术,这种技术曾成功地在许多不同的群体和问题中应用过。 (3)它是对行为的一种处理方法,强调在实验框架中进行经验分析。 服拐栖讯糠瘩瞅式兢熔赤惋惕恿警啤岭冈起金缔涂镀巾辣煞思茄浩翼涡叶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 * * 行为矫正的特点 (1)假设行为是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习得的。因此,不适当的反应可得以消灭和更新,而较适当的行为通过再教育的过程(治疗)可以习得。(改变行为的首要任务,包括确定应改变的特定行为和识别可以产生并巩固此种行为的环境和条件,然后调整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治疗,这样就可产生并强化理想的行为。) (2)当事者和环境的可变性。(治疗的焦点是当事人所处的环境,而不是当事人本身。) 霜兰涩我髓蒙掌式力詹木辑糕话仔耻闲骚驻都垃气邪球驮库柒堂匣锄沿虐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培训班 * * 行为的塑造 如何解决以下问题: 如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打人? 如何减轻学生的紧

文档评论(0)

fmm400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