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属易混品种白前白薇和徐长卿的鉴别.docVIP

同属易混品种白前白薇和徐长卿的鉴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属易混品种白前、白薇和徐长卿的鉴别 北京积水潭医院(100035) 潘旭 中药材来源于萝摩科牛皮消属的植物有很多种,中国药典收载了白前、白薇和徐长卿3种,其实这三种正品药材来源于5种植物。一般说来,同科属植物形态相似,成分相近,作用相同或类似,这对扩大药源,寻找筛选有效品种有指导意义。但上述3种药材当属例外,它们来源同属,形态、性状相似, 而所含成分不同,作用亦各有特点。古书上记载:“叶似小桑,根似细辛,微粗长而黄色,味腥而有臊气者、徐长卿也;叶似柳而根似细辛,粗长黄白色而味苦者,白薇也;似白薇而白直味甘者,白前也。”可见三者极易混淆。由于形态、性状的相似,市场常有易混难辨,误采误收误用的情况,并且白前与白薇自古就有颠倒错用的记载, 混用和替代的错误现象至今仍较突出,而用白薇假充徐长卿者也时有出现。本文把3种药材各自的来源、性状、功能及混淆品作简要归纳,意在正本清源,准确用药。 来源: 1.1 白前来源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stantonii(Decne.)Schltr.exLevl.或芫花叶白前C.glaucescens(Decne.)Hand.-Mazz.的干燥根茎及根。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白薇来源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atratumB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湖北、辽宁等省。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徐长卿来源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unge.)Kitag的干燥根及根茎。山东习用带根全草。 性状鉴别: 柳叶白前的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长4~15cm,直径0.15~ 0.4cm,顶端有残茎。表面黄棕色或浅黄色,质脆,断面中空(习称鹅管白前),节上簇生纤细弯曲的根,长可达10cm,直径不及0.1cm,有多分枝呈毛须状,常盘曲成团。气微,味微甜。芫花叶白前的根茎较短或略成块状,节间长1~2cm,质较硬,根稍弯曲,直径约0.1cm,分枝少。 混淆品:山东、黑龙江等个别地区以徐长卿及同属多种植物误当白前用;少数地区习用白前,并非源于萝藦科,如百合科的龙须莱、多刺龙须菜(河南、山西),鸢尾科的白花射干、鸢尾(江苏)石竹科的瓦草(云南)等。此类同名异物品的根茎粗大,性状明显不同。不能混淆使用。 2.2 白薇根茎圆柱形,略横向上延长,呈结节状,上面具有圆形的茎痕,下面丛生多数细根,长10~15~25cm,直径约0.5~2mm,常弯曲,状如马尾。表面黄棕色,有细纵皱。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苦。 混淆品:除一些地区把白前当白薇用外,还有个别地区以同属植物徐长卿(陕西、河南)、合掌消(黑龙江、江西)、大羊角瓢(四川)、群虎草(云南、西藏)等混作白薇用。个别地区用萝藦娃儿藤属的几种植物作白薇用(云南、四川)此类药材含多种生物碱,有抗肿瘤活性,毒性较大。来源不同的同名异物品:如菊科毛大丁草(广东、广西)、百合科竹灵霄、万寿竹(四川)此类药材的根茎粗大与白薇不同。 鉴别要点:区别两者的商业术语应以“鹅管白前”(指根茎中空似鹅管)、“龙胆白薇”(指根部丛生状如龙胆);软白前、硬白薇;空白前、实白薇;水白前(指白前生于水边)、山白薇(指白薇生于山地)的称谓为正,反之为误。 2.3 徐长卿别名竹叶细辛,根茎短,有盘节,上端有茎痕,长0.5~3cm,直径 4mm,四周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园柱形,平直或弯曲,长10~16cm,直径约1~1.5mm,表面淡褐色至淡棕黄色,并有纤细的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细小,黄棕色,有粉性,香气特异,味辛,有麻舌感,久置有白色结晶析出。 混淆品:徐长卿在一些地区有作白前用,也有作白薇用,还有混作细辛用(故名竹叶细辛《植物名汇》,山东个别地区作透骨草用,名为徐长卿透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但作为徐长卿药用仅此一种,少有与之相混的品种的记载。近年来,由于临床用量大,资源紧,价格高,一些经营者为谋取暴利,用价格低廉的白薇、蔓生白薇根的饮片充当徐长卿或掺入徐长卿中,因其形态,粗细,颜色相近,易被忽视。除上述性状鉴别外,两者显微鉴别区别较明显。见表1: 表1 比较项目 徐长卿 白薇 表皮 1列细胞,外壁增厚 1列类多角形细胞 皮层 宽广,约占根的2/3,细胞中含有淀粒粉粒及草酸钙簇晶,间有油细胞 宽广,由20多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无油细胞 内皮层 明显 明显 韧皮部 狭窄 狭窄 形成层 不明显 成环 木质部 导管、纤维及管胞均木化 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均木化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