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生暮死话蜉蝣
关于蜉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僧人路过一地,见一蜉蝣哀声大哭。问其原因,乃为其死去的同伴哭泣。僧人说你小小蜉蝣朝生暮死,时间也不多了,怎还如此悲戚?僧人摇头不解而去。走着走着,僧人突然明白了,不能拿人的生命长度来度量蜉蝣的一生,蜉蝣从早晨到中午是它的前半生,从中午到黄昏是它的后半生。它是在用它的后半生为它的同伴哭泣。僧人感慨万千,回头找寻,发现那只哭泣的蜉蝣已死,僧人唏嘘着把那只蜉蝣安葬了。
生命只有一天甚至更短
蜉蝣最早出现在距今3.54亿~2.95亿年前的石炭纪,当时存在的物种可能比现今的更为丰富。而与现代属类相似的形态出现在距今2.48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原本陆生的幼虫可能已经变为水生。
蜉蝣成虫的身体小巧而柔软,静止时翅膀在背后垂直竖立。它们典型的大前翅上有丰富的翅脉,包括许多三分岔的细脉路,且布满了交替的凸起和凹下如凹槽状的纹路。后翅已经极大地萎缩,有的种类则根本没有后翅,翅膀的表面没有鳞片或刚毛(纤毛)。与蜻蜓一样,蜉蝣是现存最古老的飞行昆虫之一。由于蜉蝣和蜻蜓都缺乏翅膀伸缩机制,蜻蜓目和蜉蝣目一起被列为古翼类下仅有的代表,而其他有翼昆虫都被归入新翅类。
“昙花一现,蜉蝣一生。”蜉蝣德文称为“Eintagsfliegen”,意思就是“只有一天生命的虫”。
世界上有多达3 000种不同的蜉蝣。有意思的是,许多蜉蝣的名字都来源于捕食它们的鱼类的名字。最可怜的是一些蜉蝣成虫,口器完全退化,无法取食,存活一般不会超过1天,有的甚至少于1小时。在那些成虫生命最短暂的种类中,鲎蜉是最有名的一类。雄性鲎蜉在日出时羽化,羽化后最多只能活45分钟,雌性鲎蜉成虫的生命也同样短暂。鲎蜉的幼虫在1785年最初被发现时,因看起来与鳃足类动物非常相似,就被归为甲壳纲动物。到了1871 年,才被更正为蜉蝣幼虫。生命短暂的鲎蜉成虫直到1954年,科学家才首次观察到。
一生不停地蜕皮
蜉蝣幼虫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淡水栖息地,大部分存在于温度适中、不断流动的活水中。少数可在咸水中生存,有一种甚至在陆地上也能活。
从外表上看来,蜉蝣幼虫有些类似于缨尾目的衣鱼。幼虫的腹部末端有2~3条长“尾巴”(尾须),比成虫的尾须要稍短一些。它们的呼吸系统是封闭的,通过扁平状的鳃呼吸;鳃位于腹部的两侧,布满许多微气管。蜉蝣幼虫有最多可达9对的鳃,有的暴露在鳃室中,或被隐藏在鳃室的鳃盖下,通过鳃的运动,水在鳃室中穿流。短丝蜉科幼虫的鳃被用做辅助移动的“桨”――这有可能是鳃最初的功能。而另一些种类如扁蜉科成员的鳃扩张为有黏性的圆盘,可同时用于换气,使高于呼吸面的水流速度加快。鳃不能活动的蜉蝣只能局限在有高速水流的环境中生活,在那里,它们的氧气消耗速度与水的流速相关。对于那些通过过滤水来收集食物的蜉蝣来说,鳃的运动所产生的水流对它们很有帮助。
水生的幼虫要在几个星期到1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经历10~50次(一般是15~25次)蜕皮,此后才能进入蜉蝣特有的陆生、有翼、成虫前的亚成虫阶段。大多数种类的亚成虫期从寥寥几分钟到一两天不等,随后它们经过蜕皮,变成成虫――它们生命周期的顶点。
为后代集群“婚飞”
大约有50种蜉蝣是单性生殖,其中有5种没有雄性,单性生殖是唯一的繁殖方式。其中如四节蜉蝣,在末龄幼虫期体内已有完全成形的胚芽开始孵化为一龄幼虫。
蜉蝣不会咬人也不会蜇人,同时它们的幼虫、成虫也是鱼儿最喜欢的食饵之一。一到天气暖和,蜉蝣雄虫就会集群“婚飞”,而雌虫会独自飞入群中与雄虫配对,而后将卵产在水中。一旦交配或产卵后,雄虫和雌虫很快死去。
蜉蝣一生需要经过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四个阶段;稚虫一般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为完成其倒数第二次蜕皮(羽化),末龄幼虫有的离开水体,有些小型种类则直接在水面羽化。
在温带地区,不同种类的蜉蝣均在夏季羽化。热带地区的蜉蝣,羽化则是季节性的,或参照一年中的月相羽化。稚虫日落后羽化为有薄薄翅膀的亚成虫;亚成虫与成虫非常相似,大多数亚成虫在短距离飞行后再次蜕皮,成为翅膀透明的成虫。有的种类这两次蜕皮的时间间隔是几分钟,有的则长达数小时。蜕皮后,蜉蝣成虫的消化道内充满了空气――最后一次蜕皮之前,中肠两端愈合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腊肠状的气球,里面全是空气,使幼虫能轻易地升到水面上来。当大量的蜉蝣聚集在水面时,给人的感觉就好像雨点不停地落在水面上一样。平静的天气里,雄性蜉蝣会云集起来,在空中打拍跳舞,同时交替地―会飞起来,一会慢慢地向下滑行。身上的3根长须能减缓它们下降的速度。雄性蜉蝣的复眼上半部比较特别,晶状体(小眼)相对较大,好像另外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眼睛。小眼的视力灵敏度更高,专门用来观察运动中的物体;复眼的下半部则用来朝向侧面和下面,对细节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填空题.doc VIP
- 2023高考英语复习之高频词长难句练习2 全国乙卷七选五(解析版).pdf VIP
- 【高中化学】13个知识点的易错集锦.pdf VIP
- 现场签证单表格.docx VIP
- 中央财经大学后勤处、后勤服务产业集团 全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doc VIP
- 2025中央财经大学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工程管理岗招聘1人(非事业编制)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离散数学》形考任务+大作业答案.pdf VIP
- 现场签证单表格优质资料.doc VIP
- 24J331地沟及盖板参考图集.docx
- 汽车维修清单表(含使用说明).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