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地中海沿岸地区所属的自然带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 8.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多,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恒定性D.周期性 √ 9.下列自然地理要素中,不具备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植被B.岩石C.气候D.土壤 √ 10.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日照时数B.海拔高度C.年降水量D.风速大小 √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1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沙滚滚”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1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东方不夜城” B 13.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14.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周期性 15.从广州站乘火车沿京广线到北京,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 16.不同纬度高山雪线的高度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的高低不同B.土壤的肥力不同 C.热量的纬度差异D.植被的覆盖差异 17.近年来,世界上很多高山的雪线高度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球降水增多B.全球气温升高 C.地壳运动剧烈D.海平面的上升 18.下列现象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的是 A.塔里木盆地的绿洲B.横断山区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变化 C.北京到乌鲁木齐的植被变化D.海口到哈尔滨的植被变化 19.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属的自然带类型是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0.影响秦岭南北自然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和降水B.光照和风速 C.径流和蒸发D.植被和土壤 21.某村因周边森林被伐,泉水干涸,后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泉水重现。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普遍性 完 考点:自然资源 1.我国下列地区中,水资源最紧缺的是 A.东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北地区 2.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3.低碳经济谋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应大力开发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 D.太阳能 4.为缓解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用水不足问题,最可行的措施是 A.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冰雪融水量B.限制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林业 C.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D.人工降雨,增加地表径流 5.下列解决青藏高原牧区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 A.樵采天然植被B.开发利用太阳能 C.大力发展薪炭林D.加大煤炭的开采 6.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杭州B.广州C.南昌D.石家庄 7.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其污染物未源不包括 A.化肥农药残留物B.生活污水C.原油泄漏D.工业废水 8.下列能源中,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的是 A.风能B.潮汐能C.核能D.地热能 9.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环境容量大B.铀矿等核燃料资源丰富 C.能源需求量大D.海运便利,燃料运输成本低 10.下列能源消费中,基本没有碳排放的是 A.沼气和煤炭B.天然气和地热能 C.核能和石油D.风能和太阳能 11.下列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泥石流 B.干旱C.洪涝D.台风 12.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的季节是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 D.冬季和春季 13.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下列各地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A.横断山区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珠江三角洲 读“堰塞湖形成示意图” 14.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滑坡B.修建大坝C.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15.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的最佳措施是 A.撤离堰塞体上游居民B.加固堰塞体 C.开挖泄洪通道D.一次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青桐鸣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卷.docx VIP
- 住院费用清单模板.doc VIP
- 大学学术英语视听说教程下册(第2版)Miriam_Espeseth习题答案.pdf
- 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颈动脉灌注机制.pptx VIP
- 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Unit 4 Friends Lesson3 课件 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上册.ppt
- 锅炉原理课件:第七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ppt VIP
- 生涯发展展示-(第一版).pptx VIP
- 《选品与采购》课件——4.电商采购.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