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業員工心理問題與自我調適
陳明芳/台北市企業經理協進會副秘書長
壹、前言
一般而言,人們進入企業從事工作,均把其個人的需求與慾望帶進來。他(她)們均想藉由工作或從工作中去追求及獲取其慾求的滿足。但不論企業之規模多大或資源多充裕,實無法令每一位員工均能如願以償。況且,工作場所(即職場)仍是每位員工展現其才能與智慧的競技場。
在工作,人際與環境等不斷互動變化下,常使員工受影響而產生心裡問題。誠然,有些心理問題可激發鬥志與潛能而導致正面效果,有些心理問題如無法有效紓解或排除,則不但對其工作表現或績效產生負面影響,而且對員工個人之身心健康也會亮起紅燈。是以,管理當局尤其是員工對此應視為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貳、人們為什麼要工作?
工作對人們(員工)而言,其意義是因人而異的。有人把工作視為是追求金錢,養家糊口或改善與提高生活水準。有人視工作為展現個人才能與價值。有人視為個人意願或社會壓力之結果。有人則視為其實現個人理想的憑藉或機會。甚至有人視工作是打發時間,消除單調無聊之生活或結交朋友之媒介場所。有人則為工作而工作,或為學習與成長而工作等等。事實上,工作上可找到樂趣,同時也常會帶來苦悶。就如柏拉圖所說:快樂與痛苦是人類所面臨的兩大情境。而人性則是不斷努力嘗試去逃避痛苦而找尋快樂。此即論語常說:人性是趨苦避凶的。但每個人在工作上感受到是苦是樂,常決定於個人的觀念與心境以及其能力。儘管如此,我們仍認為工作是為了肯定自己價值及實現理想。因此,在工作打拼中將是苦樂參半,冷暖自知。
參、員工的需求及心理問題為何?
一、員工的需求(Needs)為何?
依據馬斯洛(A.H.Maslow)教授研究,指出人的需求有五個層次:即如圖示:
由上可推知:員工的需求可歸納下列幾項:
保健的需求
如食、衣、住、行、育、樂等。
求安全與安定需求
如工作與收入安定,有退休制度、工作場所安全衛生等。
求參與的需求
想參加小團體,想與人溝通及盡量知道消息資訊等。
希望被人肯定的需求
如被人接納、肯定讚賞想晉升等。
求變化的需求
如不喜單調或久任一職之工作。希有彈性工作時間等。
求友誼的需求
如同事之間的和諧合作及能結交朋友,尤其異性朋友等。
求公平的需求
如希望工作分配公平,同工同酬,及意見被公平接納等。
受尊重的需求
如希望受到別人尊重,互相往來平等,能力被重視,私生活及個人隱私不被干涉及不受騷擾等。
自我成長的需求
有學習、進修的機會,被授權機會及工作有價值等。
成就的需求
努力完成目標。想實現理想及追求人生目標等。
二、員工心理問題之多少?
通常員工在職場中的激烈競爭下,常因無法滿足其所追求的需求或慾望,而難免產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或煩惱。雖然因個人的情緒智商高低及能力強弱,而有不同程度之正面或是負面影響。但依據研究指出,大多數的員工都不知或不能設法紓解或排除自己的心理問題。尤以來自工作上的壓力為甚。而員工心理問題主要的有下列數端:
1. 比較心理(愛好面子)
2. 工作厭倦感
3. 工作無力感
4. 過份追求完美
5. 害怕變革
6. 人際關係不良,由以上司為甚
7. 老士官長心態(久無升遷機會)
8. 情感問題
9. 被小團體或派系排斥
10.缺乏信心
11.工作價值觀差異(以新世代人類為顯著)
12.未能獲致掌聲而心中鬱卒(未受肯定與重視而不悅)
13.無法學習新技能禍心知識而心神不安感
14.溝通技能不足,有口難言之苦
參、自我調適之道
(一) 觀念方面
1. 樂觀看世界,世界多美麗
2. 建立信心、自信才能信人。才能自立自強,首先要接受自己。
3. 勇於嘗試,不怕失敗。跌倒了要有再站起來的勇氣。
4. 智價時代,實現終身學習。
5. 視變局為挑戰也是機會。
6. 凡事絕不心存僥倖。唯賴努力與恆心,才有成功機會。
(二) 工作方面
1. 正視工作之真諦,視工作為神聖。
2. 以工作為榮,培養工作樂趣。
3. 不斷充電累積經驗,使成為有被利用價值的人。
4. 建立個人願景,做好生涯規劃。
(三) 人際關係方面
1. 廣結善緣,不輕易製造一個敵人。
2. 微笑待人並樂沈助人。
3. 絕不傷別人的心。
4. 甜嘴巴,看別人優點。
5. 不批評,抱怨及責難別人。
6. 揣摩個性、投其所好,但不勉強自己。
7. 做事從速,多做少說。
(四) 壓力解除(或情緒紓解)途徑
1. 禪坐或靜坐冥想
2. 運動
3. 多交朋友,多參加團體活動
4. 唱歌、爬山
5. 與人分享工作成果或心得
6. 下棋、打牌
7. 信教或念經、聖歌等
8. 心理諮商
(五) 養生保健方面:
1. 吃好
2. 睡飽
3. 運動不少
4. 安排日常消遣或娛樂
5. 培養多方面興趣並常保童心
6. 不諱疾忌醫
肆、結論
綜之,在企業中管理當局對員工心理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