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圈闭与油气藏2009.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第1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一、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一、圈闭的概念 1、圈闭的概念: 圈闭的定义: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形象地说,也就是储集层能做为盛装油气容器部分。 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岩层发生弯曲、断层、岩性变化等) 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岩性圈闭 二、圈闭的度量 圈闭规模往往决定着油气藏的储量大小。因此圈闭的大小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 圈闭的度量: 第四节 油气藏的再形成 3.水力冲刷:构造运动使地壳抬升,将储层抬升到近地表,大量的大气、地表水会从地层露头处顺层而下,加剧了对原有油气藏的冲刷作用。使原油气藏中的流体重新分布。 表生作用 第四节 油气藏的再形成 随埋深加大,由区域热变质作用引起。 热分解作用,使环状结构的烃类断环,长链烃分解成短链烃,带侧链的烃发生侧链脱落。造成石油的比重和粘度降低,轻馏份含量不断增加,石油中的杂元素逐渐消失,形成不含胶质的石蜡族石油。随着深度的增加,产物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断裂下来的低分子产物形成分子量较低稳定性强的饱和烃(最终产物为甲烷),另一部分则聚合形成富C质的残渣。 热变质作用 第四节 油气藏的再形成 二、油气藏破坏后的产物 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产物不同。 1、形成次生油气藏(破坏程度浅) 再运移、再聚集,形成油气藏。 第四节 油气藏的再形成 2、形成油气地表显示 油气藏破坏以后,以各种方式运移到地表,在地表形成各种各样的显示,常称油气苗。 直接显示的油苗: ?油苗:油泉(油湖、沥青湖)、沥青丘或沥青锥(原油比重、粘度大,加上氧化作和与泥砂混合在一起形成),含油砂岩、油砂、油斑、油迹 ?气苗:可燃的天然气苗,泥火山(天然气挟带着地下水,有时也同少量石油沿断裂带向上喷溢,带出了地层中的许多泥砂,在溢出口附近形成锥形堆积物,外形象火山口。) ?石油沥青:沥青是石油在表生作用带,轻质成分散失,重质的氧化,依次形成软沥青、地沥青、石沥青、碳沥青等。 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 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 第一节 概述 世界上的油气藏数量众多、类型各异。为了认识各类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特点,更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多年来,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从不同的研究和使用角度出发,提出了上百种油气藏分类方案。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Levouson,提出构造、地层、混合三大类。 我国的石油地质学家胡见义提出构造、非构造、混合和水动力型 陈荣书提出,构造、地层、水动力、复合型,又可分为若干亚类。 有按形态分类,也有的按成因分类,还有混合分类 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 一、分类的基本原则 油气藏分类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圈闭的成因。圈闭是决定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在不同的构造、地层及岩性条件下,圈闭的成因不同,油气藏的特点不同,油气藏的类型也就不同。 划分油气藏类型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准确性:充分反映各圈闭之间区别和联系。 概括性:每一类中尽可能多地包括圈闭、油气藏,基本上包括已发现的油气藏。 实用性:比较简便实用。不能随意命名,引起混乱。 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 二、油气藏分类方案 构造油气藏: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变位,形成构造圈闭,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因储集层纵向沉积间断而形成的圈闭。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 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的岩性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水动力油气藏:靠水动力圈闭而形成的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所形成的圈闭。 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 复合油气藏 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挤压背斜油气藏 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油气藏 滚动背斜油气藏 挤 压 背 斜 油 气 藏 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底辟作用 地壳深部的某些物质以塑性或流体状态从深部向浅部的侵入和刺穿。 盐岩、石膏及粘土岩 具备三个条件: 1、盐的密度低于上覆沉积物的密度。 2、盐层足够厚 3、盐层以上负荷压力分布不均匀,或盐层表面有足够的起伏。 断层油气藏 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圈闭。被另一侧的不渗透层或断层泥遮挡形成的油气藏。断层形成圈闭有一定的条件: 1.断裂带的封闭性: 力学性质:压性及压扭性断层,断面较紧密,常为封闭。 断层面的倾角:倾角小,上盘紧贴下盘,较封闭。 断开的岩石性质:岩石软,易形成断层泥。 断层带的流

文档评论(0)

6952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