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扎扎实实的落实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年轻的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的特色德育教育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 宋兴昌 罗荣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历史背景下,地处武陵山腹地、拥有64万人口但经济基础、基础设施相当薄弱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秀山县,受到的冲击很大,一个很显著的社会表现就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而在当地又不能完全解决其就业。因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向城市、向周边转移,当地政府也积极地鼓励、引导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据统计,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长年在外务工的人数保持在13.2万人左右,约占全县人口的22%。
外出务工人员的在外务工,支援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给社会和自己创造了财富。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这批人的子女留在了家中,留在了学校,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据调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近10万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占了57%,我校3900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比率高达近62%。
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防止“留守儿童”蜕变为“问题儿童”,2009年9月才正式开学的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组织教师展开调研,专门探讨学校教育中面向全体与关注部分的教育方法。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全面掌握了我校“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发现了他们在学习(含学习成绩)、行为、心理(含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生活(含身体发育)等方面的许多问题:因为长时间没有与父母相处,没有家庭的温暖,亲情观念相当淡漠,在心理方面表现为自卑、闭锁、空虚、反抗、怨恨,甚至存在心理障碍与缺陷;在行动方面表现为任性放纵、难于管教;在学业方面表现为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起码的学习习惯难于养成,等等。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
项目
数据
类别 总
人
数 品德 学习
品德
困难 学习 心理 优 中 一般 优 中 一般 性格开朗积极乐观 基本正常偶有波动 孤僻任性性格扭曲 在校学生 726 298 219 123 76 244 314 130 282 303 123 留守学生 304 42 37 51 51 77 176 28 26 59 72 其他学生 422 256 182 72 25 167 138 102 256 244 51
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校长涂志勤为组长的调研小组悉心、深入的对“留守儿童”相关问题展开了调研,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年轻的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做到了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一道健康的成长。具体数据如下:
学生学年德育合格率为98.56%;整学年无一例安全事故(含消防安全、触电、交通安全、溺水、马蜂叮蛰、上下楼梯拥挤踩踏、室外体育与活动课受伤、食物中毒、中暑、雷击、网络安全,心理健康,宿舍安全,防盗窃,自我保护、传染病与流行病的传播)
三、目前我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情况
1、在心理教育和咨询方面采取有强操作性的措施。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比科学知识教育更为重要,因为知识上的残缺可以通过学习再补充,而学习兴趣与优良心理素质是补不回来的。因此,结合心理健康课,我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设立由心理学(师范)专业毕业教师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沟通平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打开“心结”。
2、拓宽德育育人渠道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与“留守儿童”本人、父母以及第二监护人进行沟通,建立亲情纽带 。
①建立家长学校。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学校相关领导、年级组长及退休教师12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家长学校”对家长或第二监护人进行培训、指导、沟通,提高他们教育孩子水平,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②开展家访活动。班主任、定点联系的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家访,每次家访必有记录报告。向家长或第二监护人通报孩子学习、生活和取得的进步情况,及时发现孩子各方面的问题,共同做好孩子的生活管理、学业支持和品行塑造的工作。
③在校老师、优秀学生和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象,责任分配到人,对“留守儿童” 开展谈心活动。班主任做到每天必谈、遇事必谈制度(15分钟班务时间);各任课老师也结合孩子学习情况经常开展谈心活动( 制度)。
3、完善学校寄宿管理制度。
在硬件上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宿舍环境,软件上配置了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寝室长定期培训。
4、切实落实“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学校为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每周末为他们开通有线电视,设置“周末影院”;更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侧重对“留守儿童”一些切实有效的集体活动;设置亲情电话,定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