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作为大学毕业生的生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因斯坦作为大学毕业生的生活三农直通车 责任编辑:lanmengjie发布时间:2011-03-01  核心提示:大学毕业之后,爱因斯坦面临着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典型生活状态:求职、租房、上班、交友、兼职、恋爱、结婚、生子。你经历过的,他也都经历过。 资料图  二十来岁,忙着租房、求职、上班、交友、兼职、恋爱、结婚、生子,这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经历的典型生活状态,也是爱因斯坦在伯尔尼经历的状态。稍微有点不同的是,爱因斯坦还有一项业余爱好:物理学。  “如果你想知道我为何离开沙夫豪森来到伯尔尼,就来见我吧。”1902年2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给好友Besso寄出明信片。  此时,23岁的大学毕业生爱因斯坦来到瑞士首都伯尔尼没几天,带着未婚先育的女友,在阿勒河边的老城区租了间房住下来。他毕业后失业一年半了,正为找工作而发愁,根本养不起孩子,吃饭都成问题。  虽然苏黎世联邦技术学校的同学马塞尔·格罗斯曼让自己的有钱老爸托关系找熟人,努力帮他谋求一份有固定薪水的工作,但当时他完全不确定自己能否被瑞士联邦专利局聘用。他也不可能知道自己会在此住到30岁,更猜不到42岁时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更成为人类“天才”的代名词。  今天的瑞士,云集着相当数量的爱因斯坦爱好者。瑞士处处有爱因斯坦:伯尔尼大学研究基础物理的机构命名为“爱因斯坦研究中心”,伯尔尼市中心钟楼大街仍有爱因斯坦租住过两年半的故居,伯尔尼历史博物馆有世界上最大型的永久的爱因斯坦生平展览(平均每20个瑞士人就有一人来看过这个展览),国家档案馆有爱因斯坦的求职信和课时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有一条“爱因斯坦路”,苏黎世理工大学物理系所在的科学城校区,也有“爱因斯坦大街”。“爱因斯坦学会”有230名会员。就连浪琴公司也以爱因斯坦曾在美国买过两款浪琴表而引以为傲。  对瑞士国家形象委员会来说,与瑞士军刀、钟表、银行一样,爱因斯坦是瑞士logo之一,是这个科研经费占GDP的3%、作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所在地的国度最亲切的“自己人”。他们自豪的一点是,爱因斯坦发明狭义相对论的奇迹之年(1905年)是在伯尔尼度过的,他的物理学知识和研究平台都源自苏黎世。  爱因斯坦是工业革命时代射向未来时代的一束强光。这束光于1895年到1913年之间,在瑞士酝酿生成,并从伯尔尼发出,在苏黎世加强,射向世界和宇宙深处。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今天,我们都习惯理直气壮地说:“凡事都是相对的嘛……”   翘课、抄笔记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在幕尼黑开着电器工厂,雇用了150多名工人,经营得一般,直至倒闭(今天99%的瑞士企业雇工在250人以下)。如今,他的电表等工厂产品模型还在瑞士历史博物馆放着,作为爱因斯坦生平展览的一部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并不家庭优渥、外貌出众或智力超群,他只是小学全班52名同学合影时大衣纽扣没系齐的不合群少年。他陆续接触了袖珍罗盘、小提琴、犹太教教规、通俗科学读物、欧几里德几何学和康德著作。  15岁时,生意失败的父亲搬家到意大利米兰。爱因斯坦高中没毕业,不想在德国服兵役,听说苏黎世联邦技术学校允许没有高中文凭的学生入读,只要年满18岁、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16岁的爱因斯坦自学完微积分之后,于1895年10月破格参加入学考试报考工程系,物理和数学高分,但总分不及格,未被录取。他接受了校长赫尔佐克以及该校物理学教授韦伯的建议,在瑞士阿劳的州立中学补念中学课程,以取得高中文凭。爱因斯坦在阿劳中学的成绩单上,许多课程得6分(6分制,6分为最高分),化学5分,绘图4分,地理4分,法语3分。17岁的爱因斯坦于1896年9月复考夺魁,于10月进入苏黎世联邦技术学校读师范类专业。  四年大学时光,从1896年到1900年,爱因斯坦邋遢自在地待在苏黎世。他偏科严重,老是翘实验物理课和数学课,觉得数学对他的物理学理想没什么作用;他偏爱理论物理,又觉得老师讲得太旧,痴迷于找Hertz、Boltzmann、Lorentz等新潮物理学家的文章来读;他基本处在逃课自学状态,反倒是历史教授Alfred Stern家里的常客;他也常被格罗斯曼邀去“都会”咖啡厅聊哲学和力学,或玩帆船。一到期末考试,他就需要借格罗斯曼一丝不苟的笔记抄来救急(多年后,若没有格罗斯曼的数学再次帮忙,他根本写不成广义相对论的论文)。  翘课、借同学笔记抄的爱因斯坦,很不得教授们好感。他的实验物理课得了1分。但他的爱情有了收获。他的拍拖对象是他的同班同学,大他4岁的塞尔维亚女孩,米列娃。在米列娃离开苏黎世的短暂几个月里,他们频繁通信,讨论各种物理学话题。在信中,他像老师,她像学生。  1900年8月,爱因斯坦以平均分的普通成绩从大学毕业;9月19日,爱因斯坦在给米列娃的情书中写道:“我特别高兴能找到跟我一样有力且自立的人

文档评论(0)

fdcbab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