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真正战略轰炸机曝光:
第三代飞豹终于出山了
自“飞豹”问世以来,不断有人在问“飞豹”属于几代机。2008年珠海航展上新“飞豹”高调亮相,表现不俗,这个问题重被提起并引起了网友们的争论,有的说“新飞豹”属于三代机,有的说“新飞豹”顶多是二代半水平,公讲公理,婆说婆话,莫衷一是。甚至某些官方媒体也来推波助澜,宣称“新飞豹”不但是三代机而且已经“走在了三代机的前列”。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早在2002年珠海航展上就有记者问:“按照世界上战斗机的分代标准,FBC-1算是第几代飞机?”“飞豹”总设计师陈一坚院士就明确地回答:“歼击机有分代,歼击轰炸机没有什么分代的说法。要说参考的话,可以说是相当于F-15基本型,也可以说是相当于欧洲的‘狂风’,俄国的苏- 24,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同时,陈院士还把“飞豹”与“强五”作了一番比较:“强五是轻型攻击机,是前线攻击机,是从一线到一线,航程短,载弹量小。FBC-1是二线到二线,远距离攻击机,载弹量大,是重型的。强五的载弹量是1.5吨,FBC-1大约是7吨。”
说“新飞豹”是“三代机”,追根溯源,都是陈院士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惹的“祸”。
据东南快报报道,2005年4月20日参加“科普报告团老区行”活动的“飞豹”总设计师陈一坚院士做了题为《飞行器的展望》的报告,并回答了听众的提问。有听众问: “您设计的‘飞豹’能否完成我国现在的战略目标?”陈院士答:“‘飞豹’达到美国F-15基本型水平。‘飞豹’已经研制到第三代,战略目标可以完成。”有些小年轻马上跳起来指责陈老院士要么是“吹大牛吹破天”,要么就是“老糊涂”了。呵呵,根本不是老人家老糊涂了,而是这些小年轻小眼花了。请注意:陈院士说的是“‘飞豹’已经研制到第三代”,而从来就没有说“飞豹”是三代战机。前面已经提到,陈院士认为歼击轰炸机没有分代的说法。
不过,陈院士把中国“老飞豹”与美国“老鹰”放在一起比较着实有些欠妥。中国“老飞豹”是专职攻击机,只拥有象征性的空战能力;而美国“老鹰”即F-15 基本型是典型的重型空优战斗机,其任务主要是夺取战区制空权,麦道公司研制该机时并没有考虑对地攻击问题,“没有一磅重量是用于对地攻击的”,我想这句名言军迷们恐怕没有不知道的。只是后来“老鹰”孵出的“小鹰”,羽翼逐渐丰满,本事也长了,长成擅长空战的单座型“多功能鹰”,长成了擅长对地攻击的双座型 “攻击鹰”,可这都是后话了,得益于其先进的气动布局。而“老飞豹”虽然脱胎换骨成了“新飞豹”,能耐肯定是大了,但由于先天不足——受气动布局的限制,所以增强的主要是其对地/海攻击能力,其有限的空战能力只是勉强用于自卫罢了,再怎么发展,“飞豹”也不可能成为一型象F-15、SU-27/30这样的多功能战机。
2008年12月 24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表了一份“八股”式新闻稿:《记国家重大专项型号总师、一飞院总师唐长红》。文中说,“先进作战飞机的核心技术 ——航电系统花钱也买不来,必须立足自主创新。唐长红介绍说:‘飞豹’改进型的综合航电火控系统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战机的水平,走在第三代战机前列,将中国战机的性能和战斗力提升了整整一代。”这篇“八股文”发布前是经官方专业人员严格审定过的,本身并没有任何“知识性”错误,人家明明是说“‘飞豹’改进型的综合航电火控系统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战机的水平,走在第三代战机的前列……”并没有说“新飞豹”是三代机而且已经“走在了三代机的前列”呀!都是那些大眼的老记老编们望文生义、不求甚解或者心里明明清楚得很而嘴里却故意胡说八道以引人“眼球”、制造什么“新闻眼”。
许多人(其中不乏专业人士)对“新飞豹”的前景并不看好,原因有二: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各航空大国也是军事强国普遍发展多功能战机,专用攻击机前途暗淡;二是从国内情况来看,国产三代机歼-11的最新发展型歼-11B/BS已是对空/地/海性能兼优的先进多功能战机,不输于国外先进多功能战机,完全可以涵盖“飞豹”的作战任务包线,这就置“飞豹”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对“飞豹”持否定态度的人士,严重忽略了“飞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中国的现实国情。“飞豹”名曰歼击轰炸机,但飞我以为把它定位为攻击机 ——中重型攻击机则更为确切。这恰恰是军迷们乃至专业人士存在争议最大的地方。关于“新飞豹”的定位暨“新飞豹”在中国空中力量中的地位问题,2008年 11月4日在珠海航展开幕之际,“新飞豹”总设计师唐长红接受东方网专访时表示:“‘飞豹’系列飞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中重型、超音速、全天候歼击轰炸机,是我国目前的进攻性主战机种,主要担负防区外对海、对地全天候精确打击的任务;歼-10飞机是一种以空对空作战为主的防御型战斗(歼击)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