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复习重点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1.《龙树眼论》目前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 2.《隋书.经籍志》载有《陶氏疗目方》和甘浚之的《疗耳目方》,是我国最早的眼科方书。 3.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有关夜盲的最早描述。 4.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首次提到赤白膜的割除术。 5. 唐代王焘编纂《外台秘要》中最早载金针拔白内障的方法,并论述眼有功能的必备条件:①黑白分明,肝管无滞;②外托三光;③内因神识。 6. 唐朝已能配制义眼。 7. 北宋年间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太平圣惠方》强调“五轮应于五脏”,现存医籍中最早记录五轮学说。 8. 宋代已经开始使用眼镜。 9. 明初倪维德所著《原机启微》,药物与手术并用,内外同施;明末傅仁宇所著《审视瑶函》,中医眼科必读之书;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首次提出瞳神含有神水、神膏;清代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总结出著名的针拨八法;清代顾锡所著《银海指南》,眼与全身病的代表作。 解剖 1.眼的解剖及生理:眼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球内容物连同角膜一并构成眼的 屈光介质,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房水的主要功能是营养角 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玻璃体是眼的重要屈光介质之一,对视 网膜和眼球壁起着支撑的作用。 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泪器(泪 腺、泪道(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眼外肌五部分。 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中层为葡萄膜(虹膜、睫状 体、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至内分为五层:上皮细 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中层的葡萄膜具有供给 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葡萄膜的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色素,有遮光作用。 视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 2.房水循环途径:产生的房水首先进入后房,经过瞳孔到前房,从前房角小梁进入输淋氏管,通过房水静脉,最后流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到血液循环。 眼与脏腑、经络关系 1.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灵枢。大惑论》(为五轮学说奠定了基础) 2.眼与肝的生理关系:①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②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③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④肝主泪液,润泽目珠。 3.眼与心的生理关系:①心主血液,血养目珠。②心合血脉,诸脉属目。③心舍神明,目为心使。 4.眼与脾的生理关系:①脾主运化,输精于目。②脾升清阳,通至目窍。③脾气统血,循行目络。 5.眼与肺的生理关系:①肺为气本,气和目明。②肺主宣降,眼络通畅。 6.眼与肾的生理关系:①肾主藏精,精充目明。②肾生脑髓,目系属脑。③肾主津液,润养目珠。④.肾寓阴阳,涵养瞳神。 7.五轮学说: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五部分,分属于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并用于指导临床辨证的一种学说。 8.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眼内眦的经脉:①足太阳膀胱经起于此,②手太阳小肠经(支脉)止于此,③足阳明胃经经过此,④手阳明大肠经与③相接而间接有关。 9. 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眼外眦的经脉:①足少阳胆经起于此,②手少阳三焦经(支脉)止于此,③手太阳小肠经(支脉)经过此。 10.与目系有联系的经脉:①足厥阴肝经,②手少阴心经,③足太阳膀胱经。 病因病机 1. 病因所致眼部症状 ①风淫:目痒,目涩,羞明,流泪,上胞下垂,胞轮振跳,目劄,黑睛生翳,目偏视,口眼歪斜等症。 ②火邪:眼干,肿痛难忍,红赤掀痛,灼热刺痒,碜涩羞明,眵多黄稠,热泪频流,生疮溃脓,血脉怒张甚则紫赤、出血,黄液上冲,血灌瞳神等症。 ③寒邪:头目疼痛,目昏冷泪,胞睑紫暗硬胀,紧涩不舒,血脉紫滞或淡红。 ④暑邪:目赤视昏,眵泪,肿胀。 ⑤湿邪:胞睑湿烂,眵泪胶黏,白睛黄浊,黑睛生翳、灰白混浊,眼部组织水肿,渗出等。 ⑥燥邪:皮肤干燥,白睛红赤失泽,干涩不适,眼眵干结等。 ⑦疠气:与风火所致症状相似,来势急猛。 眼科诊法 1.问诊眼部症状内容: ①视觉,②眼痛,③眼痒,④目涩,⑤羞明,⑥眼眵,⑦眼泪,⑧目妄见 2.检查顺序:原则:对光(前后,健患,外内) 4.丁道尔现象:在虹膜睫状体炎时,有蛋白质和炎性细胞渗入前房,房水浑浊,用直接焦点照射法可见前房出现一条灰白色光带,即丁道尔现象。 针眼(麦粒肿):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

文档评论(0)

sd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