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国安--共产党员就要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内蒙古军区给水工程团团长李国安,二十年如一日率领部队在水源奇缺的北国边疆寻甘泉,在贫水区打出了千眼甜水井。1997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领导致信中宣部和总政治部,代表草原人民为他请功。江泽民同志会见李国安时,勉励他“再接再厉,为人民再建新功”。
不料,一场大病险些使李国安再也站不起来。手术后,他未等病体痊愈,又长驱24800公里,在北部边疆水文地质资料空白地带艰苦跋涉寻找水源,谱写了一曲为民造福的英雄壮歌。
1993年秋天,李国安刚结束全军“创业在军营”报告团在首都巡回报告,便登上了返回的列车。谁知刚上车,他腰疼病发作,一头栽倒在车厢里。列车一到呼和浩特,驻军和地方医院组织最好的医生会诊,诊断结果是“腰椎管肿瘤”,若不尽快手术,可能导致终身瘫痪。内蒙古军区领导当即决定,送他到北京治疗。李国安躺在担架上,一遍遍地叮嘱前来送行的团领导:“要尽快把水文勘探规划拿出来,我病一好,就要去考察……”
在解放军总医院,医生们为李国安施行肿瘤切除手术。这一来,他的腰椎上就留下了一条永远不能痊愈的骨槽。医生嘱咐他“伤筋动骨一百天,一个月之内千万不能下地走动。”
李国安身在病房,心系边疆。工业滤布内蒙古西部有个叫白音查干的地方。由于风沙进逼,原有的一口浅水井日渐干竭,边防官兵只得每天派车到100公里外拉水,牧民们逐水草而居,远走他乡去游牧。给水团钻井连官兵们风餐露宿,昼夜奋战,但是新井凿到近300米打出来的水还是苦涩的咸水。为了让团长安心养病他们暂时把这扫兴的情况隐瞒下来,并收拾好行装,准备撤回营房。
然而,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在京治病的李国安一听着了急:草原人民日夜盼水,打井的事不能停啊!他打听到驻地边防军分区司令员在北京办事,就急匆匆地找去了。当疼得满头冒汗的李国安,一步一颤地来到司令员住地,司令员被李国安的一腔爱民之心所感染,连夜赶到边防,转达了李团长的心愿。钻井连的官兵重新安营扎寨,开展科技攻关,终于在亘古荒原上打出了昼夜出水量达120吨的甜水井。可是,李国安却因这次过早过量的活动,导致伤口恶化,接连抢救两天两夜,才转危为安。为使李国安能直立行走,医生不得不在他的腰部围上一条15厘米宽的“钢围腰”。
李国安刚能下地走动,就办理了出院手续。然而,在北京的家中他仅住了一宿,第二天便在妻子的搀扶下来到北京站,乘火车回到他魂牵梦萦的给水团。
李国安腰部围着“钢围腰”,弯不下腰,转不过身,连上厕所都蹲不下。不能马上到边防,他就琢磨着为驻地群众打井的事。
大青山脚下有个蒙古族群众聚居的民族村,饮用水含氟量高,村里打井没有钱,李国安与团领导商量,决定补贴部分资金为村民打井。他拄着拐棍到现场勘察地形,选择井位。施工26昼夜,他5次到现场。当井打到200米深时,出的水仍是黄的。李国安心急如焚,食不甘味。一连几天几夜,他反反复复看岩芯,查遍了测井资料,经过仔细分析,找出了水质发黄的原因。当日流量近百吨的甘泉涌出时,村民们穿上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欣喜若狂,而李国安却瘫倒在床上。
大青山上还有一口被群众命名的幸福井,也是李国安带领官兵们开掘的。这里海拔近2000米,群众吃水全靠毛驴到山下驮,往返一次需要三四个小时。为了尽快解决吃水难,李国安又披挂上阵。
团队驻地离施工点虽然只有20余公里,但对大病初愈的李国安来说,却是一段艰难的里程。为了防止颠簸,他在椅背上垫上靠垫,又在“钢围腰”外面系上安全带。司机马世胜注意到,连着好几天团长吃饭时手都捏不住筷子。这样的盘山路,李国安来回跑了8次,带领连队打出了昼夜出水量达600吨的甜水井。群众为了感谢给水团,在水井旁矗立一块高高的石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共产党,时刻思念解放军”。
在大病初愈的日子里,李国安还拄着拐棍,翻山越岭,对大青山一带的水源分布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考察。根据长期积累的地质资料,分析得出了大青山是一座巨大山体地下水库的结论,摘掉了这里“贫水区”的帽子,从而为保护大青山的植被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连战告捷,李国安又向着新的目标进击。
1998年6月下旬,李国安冒着弥漫的风沙和难耐的酷热,沿着八千里边防线驱车出发了。其他团领导和工程师纷纷劝阻,他说:“考察八千里边防线,是我当团长后的最大心愿,我必须亲自去,掌握第一手资料。”
沿途是连绵不断的山丘,沟整纵横的山谷,一望无际的戈壁。一路上,李国安穿戈壁、跨沙海、翻山脊、下冲沟,哪里地形复杂,就在哪里找水。为了给物探收集第一手资料,他每天几乎有1/3的时间徒步行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