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历史篇)》讨论题
1、中西文化的主要区别。
(1)中国传统文化以静止、和谐对称、直觉思维、整体、性善、人治、中庸、平均主义、循环论为本位。(2)西方文化以运动、斗争战争、分析思维、个性、性恶、法治为本位。
2、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对弱势的晚清中国而言:(1)中国近代处于被西方侵略和自身反侵略的背景下,对学习西方产生了矛盾心理。(2)中国近代处于文化“入超”的劣势,中方吸收西方文化太多。(3)从华夏变夷到中体西用;从全盘拒绝到盲目崇拜。(4)从援西入中到全盘西化。(5)反洋教斗争与中西文化冲突。
3、中体西用论的特点。【主张、含义、目的、正确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 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 、 武备 、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中体西用说是晚清一代知识精英们解决中学与西学之间关系问题的一个主要思路。其特征是:一方面以中学为体,要求坚守传统的政治秩序与伦理观念;在此前提下,另一方面以西学为用,主张采纳西方的器械技术、生产方式,以实现国家富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体西用说对于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观念无疑起了积极作用。积极作用是: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科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并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一定基础。 消极作用是:仅仅引进技术,而不是从社会制度上进行变革,加速瓦解了中国的小农经济。家庭本位……
(2)经济影响—沿海地区工商业发展;外国资本和企业的进入……
(3)文教事业影响—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甲午战争后中国创办的新型公立普通学校;1905年废科考后,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后,全国规模的学校教育发展起来;中国人、外国人经营的报刊……
(4)风俗习惯的影响—服饰、冠冕、发式的改变;跪拜礼的废除;丧服与居丧、婚俗的改变;贞洁问题饿淡化;妇女地位的提高。
(5)思维方式影响—A 从“崇古薄今”到“后胜于今”;B 从”家庭本位”到”人格本位”;C从“重人事”到“重科学”;D 从“重义轻利”到“义利统一”;E 从“重农抑商”到“商业富国”;F 从“模糊”到“科学”。
8、汉民族形成的两个途径(模式)。
滚雪球和攀附
9、中国西南民族基本情况。(1)西南范围:……;…….是文明起源地。(2)民族分布:历史和现在(3)各民族创造的文化(4)总结:为祖国的……作出贡献。
(1)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水族傣族佤族苗族怒族门巴族珞巴族哈尼族纳西族拉祜族在我国的西南部住着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每年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其中众多的民族盛会主要集中在早 春、秋天和冬季。如苗族的芦笙会,侗族的三月三,苗年等等。每逢节日各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赛龙舟、玩灯笼、演地戏等活动。人们把这些节日比喻为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的百花园。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石板房、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等造型奇特的民族建筑,再加上少数民族许多奇特的生活习俗、接待礼仪都将使人们产生浓厚兴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三、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各种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也不平衡。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文化、风俗习惯的形态和性质。这需要我们以历史和全面的眼光,认真研究对,待做一番挖掘、整理加以发展,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得以弘扬,更具有时代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课 家居清洁与整理技巧 课件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劳动技术八年级下册.pptx VIP
-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 VIP
- T_WSJD 18.14—2021_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煤焦油沥青挥发物、焦炉逸散物中苯溶物的称重法.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字帖.pdf VIP
- 湘2017J907 居住建筑节能65%围护结构构造图集.pdf
- 交通局交通安全培训.pptx VIP
- 西南财经大学答辩通用PPT模板.ppt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近代文学》教学大纲.pdf VIP
- 2024美妆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