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版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动探究:百年电影回顾。 多媒体展示材料: 一百年前的1905年,在北京丰泰照相馆里,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门。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的作品《无极》登陆世界电影帝国好莱坞,去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百年的光阴,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发生了太多的大事,中国电影随着它一起成长,一起变化。在那一张张凝固了时间和空间的胶片上,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就是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最好的见证。 2005年是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媒体的纪念比较多,最值得称道的是小崔拍的《电影传奇》,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怀旧吧,去寻找生命的激情、社会的责任、理性的思考、心灵的宁静,将怀旧进行到底。 请完成: (1)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你爷爷和你父亲年轻时候心中分别有哪些经典的电影和著名的电影人? (3)你心中有哪些经典的电影和著名的电影人?对国产电影有着怎样的感情和寄望?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 建国后初期 第一部彩色电影,即梅兰芳主演 《生死恨》 1948年 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风云儿女》的插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以左翼电影为主流,主要反映社会下层生活。 《渔光曲》 1935年 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1931年 标志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定军山》 1905年 影响 代表 时期或时间 百年电影必须关注的三部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 文革时期 思考:改革开放后,电影事业一度繁荣,但是现在耀眼中却显得有些悲壮了,国产电影没几个人看啊,上座率大多不超过一半,文化界很忧虑,大家怎样想啊? 1、主要是体制的原因,居高不下的票价使得有钱的人没时间看,有时间看的人没有钱。 2、外国大片、电视和网络也在轮番冲击,使得我们这些热爱国产电影的人忧心忡忡,像中国足球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国产电影能走出亚洲,冲向世界。 2014年高考题: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阅读教材内容,整理电视发展的线索。 1958年,___________电视台(即___________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最初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极少数大城市建有电视台 。___________以来,电视逐渐普及。___________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4)电视这一媒介以其自身的优势得到观众的喜爱,文化程度高的、文化程度低的等不同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这也是电视业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 作用:全国各地各电视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如获取信息,增加娱乐方式,对经济作用如广告,对价值观影响。 * 第一媒介 第三媒介 第二媒介 第四媒介 形成(19世纪中前期至19世纪末)→发展(19世纪末至改革开放前)→繁荣(改革开放以后) 知识拓展: 1.早期来华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多以传教士为主,以教会为依托。 2.早期传教士所办报纸,多以中国人为翻译。 3.传教士所办报纸影响:消极----虽然有宣传宗教思想之考虑;积极----1)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等进步成果,促进思想觉醒。有不乏以“开导民智为己任”者, 2)传教士所办报纸对近代中国社会及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发表了各种意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3)传教士所办报纸还刺激了中国人的办报活动,对于中国人自办近代报刊产生示范效用。 探究学习:你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 小结:传教士和某些外国人在近代中国的办报活动,虽然一方面是为了本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服务; 但是在客观上起到传播西方近代文明的积极作用;也对我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问题情境2:报刊业对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的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9世纪末中国办报纸特点: 1)早期的报纸主要集中在汉口、香港、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地区,即近代中国开风气之先之地,而在内地仍然存在着“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等问题。 2)中国人自办报刊的盛行,开始于维新运动时期。 本阶段原因: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