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园林的地形设计教材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五章 园林的地形要素设计 5.1中国园林的叠石造景 “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山者“天地之骨也,骨贵坚深而不浅露”(郭熙《林泉高致》)。 5.1.1叠石的形式与规律 5.1.1.1嵌理壁岩艺术(如图) 正如计成在《园冶》卷三的《掇山·峭壁山》中说道:“峭壁山者,靠壁理也,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 5.1.1.2点石成景艺术 正如计成在《园冶》卷三的《掇山·厅山》中写道:“或有嘉树,稍点玲珑石块;不然,墙中嵌理壁岩,或顶植卉木垂萝,似有深境也。” 厅堂前后叠筑假山,旨在点缀,贵在玲珑生趣,切忌滋蔓芜杂。 5.1.1.3独石构峰艺术 独石构峰之石,大多采用玲珑剔透、完整一块的太湖石,并需具备透、漏、瘦、皱、清、丑、顽、拙等特点。(如图) 5.1.1.4旱地堆筑假山艺术 北京故宫乾隆花园的假山堆筑,可称旱地堆筑假山一个成功的范例。 1、园中高山的堆叠 2、峭壁的堆叠 3、山峦的叠筑 4、山势起伏的表现 5、虚实配合,相反相成,互为益彰 6、山体幽静深邃的表现 5.1.1.5四季假山堆筑艺术 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构筑,布局之奇、用石之奇,在中国园林中可谓惟一孤例. 以布局之奇而论,在一个面积不足3.3公顷的园子里,竟然极其巧妙地安排成春、夏、秋、冬四个假山区。 5.1.1.6依水堆筑假山艺术计成特别推崇依水堆筑的假山,因为“水令人远,石令人古”,两者在性格上是一刚一柔、一动一静,起到了相映成趣的效果。 5.1.2叠石的工艺过程 5.1.2.1叠山工艺过程用自然山石掇成假山的工艺过程,大致包括选石、采运、相石、立基、拉底、堆叠中层、结顶等工序。 1、选石 2、采运 3、相石 4、立基 5、拉底 6、堆叠中层 7、结顶   5.1.2.2山石造景工艺 叠山时应自后向前,由主及次,自下而上,分层作业。 1、岩崖 悬崖峭壁为石山最常见的表现景象。 2、峰峦 为取得远观的山势观景效果,以加强山顶环境的山林气氛,而有峰峦的创作。 3、谷涧 反映自然幽谷或山涧。 4、洞隧 石质假山一般均叠掇洞隧,一则可以丰富游览内容,二则可以节约石料,三则可以扩大叠山体量,是一举数得的聪明作法。 5、磴道 蹬道亦称“盘道”,是假山盘旋上下的石阶通道。 6、泉瀑 山泉、瀑布与谷涧,在中国园林实例中,主要依赖于竖向设计和叠石的衬托。 7、矶滩这是与水体密切联系的一种叠石,旨在描写大自然中岩石河床、湖岸略凸出水面的景观。 5.2中国园林的理水 5.2.1水体的美学功能自然界的水体千姿百态,其形态、风韵、声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5.2.2园林理水的规律 水在造园中不像建筑那样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也不像花木那样需要精心管理和一个长时间的生长过程,只要稍加人工整理,即可收到艺术效果。 究其园林水体的造景功能,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三点: 1、水面倒影造景(如图所示) “青林垂影,绿水为文。”北魏杨噀之在《洛阳伽蓝记》中的这一句话,概括地寻出了水面倒影的一种特殊迷人魅力。 2、水面动物造景(如图所示) “俯视澄波,潜鳞涵泳。”清澈的湖水,为创造以鱼族、水禽为主题的动物造景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3、水生植物造景(如图所示) “绿盖红冠塞水滨,风前雨后越精神。”种植水生植物,美化水面,创造出生动的园林景观。 5.2.3园林理水艺术赏析(如图所示) 综观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自然园林的水面往往比较大,故特别讲究整体布局。 1、园林之水,首在寻源 2、园林之水,贵在曲折 *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