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任务二: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方案.ppt

项目一任务二: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公共关系在中国是沿着公关实务、公关传播与教育、公关理论研究、公关组织的建设几条途径逐步发展起来的 1、中国公关实务的引进与发展 1980年,广东一些三资宾馆、酒店设立了公共关系部,引进了公共关系的职能。 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率先成立了公共关系部。 1985年,美国伟达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1986年,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成立。 1999年5月,公共关系正式列入《职业大典》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2、公关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关人才 目前中国已有1000多所高校开设公共关系课,几十所高校开设公共关系专业。 (二)续 公共关系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3、公关理论研究推动了公关实践的深入开展 中国目前公开发行的行业杂志有《公共关系》和《公关世界》;出版公关方面的图书五六百种,此外还有涉及公共关系方面的大量论文。 4、公共关系的组织建设 本章小结 P60 思考题: 1、在古代是否已有公共关系,为什么? 2、亚当斯的理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报刊宣传活动”对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4、现代公共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5、中国为什么也要搞公共关系? 6、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7、公众的地位是怎么上升的? 8、几个划时代的历史人物各自的特点和观点是什么? 9、怎样看待“揭丑运动’”?它与今天的“3.15”有何不同? 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 从营销的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促销手段。 公共关系满足相互理解、理解、信任的需求,交流的是信息、观念、情感等。 公共关系活动有助于市场销售,不直接满足对象的物质要求。 公共关系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广泛,不仅经济组织需要推行公共关系,而政府组织以及非盈利织织均有潜力发挥作用 第2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要求:了解公共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及有何异同。 理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和历史必然性、规律性,公共关系在中国产生的必然性。知道为什么要搞公关。通过学习,以史为镜,明确应当怎么搞公关。 2.1 公共关系前史 一、世界公共关系前史 “ 世界上有了两个人,就有了人际关系;世界上有了两群人,就产生了公共关系。” 续 2.1 公共关系前史 二 、中国公共关系前史 公共关系的思想与活动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萌芽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指我国19世纪中叶以前,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一定公共关系思想和趋向。 就其性质讲,是一种类似于公共关系的“准公共关系”;就其历史归属讲,它可以是公共关系的前史或“前公共关系”。 公关思想寓古代政治活动之中 正是人类早期的“准公共关系” 或“前公共关系”,为现代公共关系的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为现代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社会历史条件。 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共关系思想。 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兵家认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推崇“不战而胜”,不迷信暴力; 纵横家则鼓吹“远较近攻” 的政治、外交政策。 守信用,重信誉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等等,都是强调要守信用。 中国古代商人在门前挂着“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的牌子,以使其真诚可信。这与现代公共关系中主张建立信誉、取得公众信任与支持的原则一脉相承。 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和的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皆对人际关系提出了较深刻的见解,在客观上导致形成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诸如“和为贵”、“两和皆友,两斗皆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主要偏重于政治、道德范畴,对经济各方面涉及很少;在意识层面较发达、完备,在具体操作层次上缺少规范化的技术和方法。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活动 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由于各路诸侯争霸称雄,为了各自的利益,列国开展了大量的内外交往活动,这是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活动丰富多彩的时期。 许多堪称公共关系传活动家的人物:邹忌、毛遂、管子、晏(yan)婴、蔺相如、苏秦、张仪等。 主要集中于政治领域,其目的是建立统治者个人或国家的信誉,协调各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广开言路以求治国方略,广结善缘以求化干戈为玉帛,注重治心以求得江山长治久安等。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没有产生一定目标、规模及系统的经常性的公关活动。 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自给自足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