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工程》复习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防火工程》复习提纲 第一章 建筑防火基础 火灾分为建筑火灾、石油化工火灾、交通工具火灾、矿山火灾、森林草原火灾等,建筑火灾损失占80%,建筑火灾次数占总次数的75%。 建筑火灾原因:1生活用火不慎;2吸烟不慎;3玩火;4违反生产安全制度;5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及维修不当;6自然现象引发火灾;7纵火。 建筑火灾发展过程:1阴燃阶段;2初期阶段;3轰燃阶段;4充分燃烧阶段(要提防房间倒塌);5减弱阶段。 燃点:固体用明火点燃,能发生燃烧时的最低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燃点。 可自燃的物质:木材受热,粮食受湿发霉生热,硝化棉,黄磷,钠钾钙电石受空气中水蒸气作用。 闪燃:可燃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点燃呈现一闪即灭这种现象叫做闪燃,出现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表格1-3,1-4 常见固体液体的燃点和闪点 爆炸下限:可燃蒸汽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爆炸时的最低浓度 爆炸上限:爆炸时的最高浓度 表格1-5 常见的气体爆炸下限 表格1-6 1-7火灾危险性分类见课本 固体分类标准:甲类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导致迅速自燃或者爆炸的物品(硝化棉,赛璐珞,黄磷)常温下受到水或水蒸气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燃烧的爆炸物品(钠钾,氧化钠,氢化钙,磷化钙)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及遇到有机物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的强氧化剂(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 乙类:镁粉,铝粉,消化纤维漆布,硝酸铜,亚硝酸钾,漂白粉,桐油漆布,油纸油浸金属屑 丙类:竹木,纸张,橡胶,粮食等可燃固体 丁类:酚醛塑料,水泥刨花板等难燃固体 戊类:钢材,玻璃,陶瓷等不燃固体 液体分类标准:是根据闪点划分的汽油煤油柴油是甲(闪点<28℃),乙(≥28℃,<60℃),丙(≥60℃)类液体的代表 气体分类标准:划分气体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是爆炸下限.爆炸下限小于10%的为甲类(甲烷5.0%,乙烷3.2%,乙烯2%~8%,丙烯2.0%,苯1.5%,甲苯1.4%,丙酮2.0%,氢4.0%,汽油1.0%,石油气3.2%),不小于10%的为乙类(氨气,氧气,氟气)。 火灾荷载:在一个空间内所有物品包括建筑装修材料在内的总潜热能。 火灾荷载密度:房间中单位面积上的火灾荷载。 建筑物内可燃物分为固定可燃物和容载可燃物两类。固定可燃物是指墙壁、顶棚等构件材料及装修、门窗、固定家具等。容载可燃物是指家具、书籍、衣物、寝具、装饰等。 单位发热量:木材18MJ/kg,氢气119.7MJ/kg。 初期火灾的持续时间,即使火灾轰燃之前的时间。 tp+ta+trs≤tu tp―从着火到发现火灾经历的时间 ta―从发现火灾到疏散之间耽误的时间 trs―转移到安全地点所需时间 tu―火灾现场出现人们不能忍受的条件的时间 轰燃:是建筑火灾发展过程特有的现象,是指房间内部或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火灾过渡的现象,经过轰燃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转向通风控制。 轰燃发生条件:a地板面上有20kw/m2的热通量;b顶棚以下温度接近600℃;c可燃物燃烧速度超过40kg/s。 国际标准ISO834的标准升温曲线公式:Tt=345log(8t+1)+T0。 影响火灾严重性的因素大致有以下6个方面:1.可燃材料的燃烧性能;2.可燃材料的数量(火灾荷载);3.可燃材料的分布;4.房间开口的面积和形状;5.着火房间的大小和形状;6.着火房间的热性能。前3个因素主要与建筑及容纳物品的可燃材料有关,后3个因素主要涉及建筑的布局。 熄灭阶段前期,燃烧仍十分猛烈,火灾温度仍很高,应注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 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1.火焰接触;2.延烧;3.热传导;4.热对流;5.热辐射。 建筑物内火灾蔓延的途径:1.在水平方向的蔓延(未设防火分区,洞口分隔不完善,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2.通过竖井蔓延(楼梯间、电梯井、其他竖井);3.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4.通过窗口向上层蔓延。 建筑火灾中的烟气是指可燃物燃烧所生成的气体及浮游于其中的固态和液态微粒子组成都混合物。包括气体燃烧产物,如CO2、H2O、CH4、CnHm、H2,以及未参加燃烧反应的气体,如N2、CO2、未反应完的O2等。 火灾中的烟气浓度,有三种表示方法:(1)质量浓度;(2)粒子浓度;(3)光学浓度(消防上用的最多)。 烟的光学浓度常用减光系数Cs来表示,Cs=1/L·ln(I0/I) (m-1),可以看出:当Cs值越大时,亦即烟的浓度愈大时,光线强度I就愈小;L值愈大时,亦即距离愈远时,I值就愈小。 高分子有机材料高温下能产生大量的烟气。木材类在加热温度超过350℃时,发烟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高分子材料则恰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