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120分)
一、积累运用(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惘然(wǎng) 嗤笑(chī)阴晦(huì) B.恣睢( suī) 胆怯(qiè) 给予(jǐ)
C.狗吠(feī) 戳穿(cuó)妒忌(dù ) D.诧异(chà) 过瘾(yǐn) 拮据(jié)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鄙夷 隔膜 撅断 朦胧 B.恣睢 跌落 皱痕 煞白
C. 阔绰 瑟索 栈桥 萧索 D.一缕 书声朗朗 打拱 嚼着
3.下面句子中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B.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 故乡》--《徘徨》 B.曹文轩—《孤独之旅》一《草房子》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羊脂球》D.黄蓓佳一《心声》—《儿童时代》
6.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战于长勺 苛政猛于虎 B.公将鼓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 故克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 齐师败绩 温故而知新,可心为师矣
8.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B.《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这一章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思想。
D.《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9.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就能沿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B.他的发言听起来味同嚼蜡,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C.他真是个怪人,读书时专爱寻章摘句。
D.他犯了罪,他的家人给法官送去一份厚礼,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10、不是因果关系复句的一项是( )
A、因为非对称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与其他图形不同。
B、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部正确。
C、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D、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
(一)
①“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③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④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1.选出对文中指代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一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的人民群众。
B.“这一类的人们”指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中国人。
C.“却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中的“他”指被谈论的中国人。
D.“要自己去看看地底下”中的自己指作者自己。
12.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段摆出从古到今的事实,正面立论,直接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点。
B.第②段以排比的句式列举事实,用不可辩驳的语气集中、有力、透彻地证明了论点。
C.“中国的脊梁”用于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