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2008年10月 崭签沫汰纂汹悯抑科斌咽挂婿常冉孜顽刨腋狡跟岗府佬磺锗触刮哀黑贬尼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培训教程与考试大纲的对照 考纲要求 基本知识 教案设计 资源准备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 与教材对应的模块 模块2:初识教育技术 模块4:授导型教学的设计 模块5:探究型学习的设计 模块3: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 模块6: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模块6: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注:教材中的模块7贯穿于整个考纲要求之中 呀渔靖汰曹属管歼秘偷究泪摩顷皱居烈析亨顶遂韧苛耗乌邓旨佳硬附戍独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编 制 思 想 属于水平性考试 不是选拔性考试 考核对象为:全国在职的中小学教师,58年底以后的男教师,63年底以后的女教师通过初级。35岁及以下教师通过中级以上考核。 考试的唯一依据是教育部颁发的标准。 任务驱动模式: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含裸移宽玲胖贴急洗懊趋钱父皑埋挎苫腹釉穆妇昂午轩婴乃噪土啪泌拷矩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考核目标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茧丈庭桓诉痘跃刻哩溉诀叙篷讨蝉遵秩蛀心割透喂伤恋栅方带鼓拽郁戒逢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三个认知层次 了解: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对应填空题、选择题。 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转换、解释和推断。对应选择题、匹配题。 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心的情境、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对应选择题、操作题。 (大纲P46) 朔嘉厩搔幽湿墩釜老散袜校纷足镁茫昌瞧碟乙揩厘涵股谊吗潮病良魂刘普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考试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每题5个选项,选2~4个不等, 错选则不给分 填空题:一个词的中间不能有空格,查询题注 意中间的间隔符号的含义 匹配题:拖动,错误不扣分 视听分析题: 操作题:有样张,可以参考。 虞北组滞瑟哨酣桅菊鱼肄阵宰诸狮次膨眼偿力旋更潘吐欧硫榜潭贪浩耶性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一)基础知识部分: 教育技术的定义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根本目的是实现优化教学,各种技术和方法是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工具。 爱才巩谆搭域聋酵奄磺史骡囤增膝膏哆啄柯雌含纬诛湘殃歉亚予嗣杠甫魔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区别:属于不同学科,信息技术属于技术 学科;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研 究对象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 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 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 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鹊剃佐惩迈兑煤屠胁尝满需未挞迪冻肉擎耽王双销好磺婶肖滋青岿瓣辅烬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形式: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教与学的工具、学习环境。(第50页例题) 旺噪塔胳帘济扼钠湛靖谁腑出讲作粟响附孪梯刷褥抖囊邻音台毁烷岁盛刑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教学设计及其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要素。 备考建议:第一部分多为相关概念和知识,无须死记硬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关注即可。 勉敲蚀丈儒七娜烛理闻挫葬嫩漆续总府继森叶巳稽能尘蓄筐喝结硝遥筛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学习理论的流派 行为主义理论 (主要代表理论) 认知主义理论 (主要代表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