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综合实验与调实习报告.docVIP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综合实验与调实习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综合实验与实习报告 B海洋071 5 陈建明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现在我国的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还是以治疗为主,虽然我们提倡很多年的以防为主,但是效果还是微乎其微,所以掌握和了解水产动物疾病的检查和诊断方法,为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打下基础,并且了解水产养殖中一些常用的药物,掌握正确的选用原则以及通过药敏实验选择药物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不少从事水产动物养殖的人员,在渔用药物的使用上存在许多误区,不正确地使用渔用药物,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贻误治疗的最好时机,还可能导致药物对水产动物机体和养殖环境的污染,因此该实习对于马上要毕业的我们了解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有非常大的作用。 二、实习的内容 一般来说,7、8、9三个月气温高,水温适宜,是鱼类活动、摄食、生长的旺季,同时又是病害多发期,如不及时防治,将会影响渔业生产。现介绍几种鱼病的防治方法: (一)、赤皮病 症状:病鱼瘦弱,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常有气无力地漂浮于水面;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皮肤溃烂,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鳞片脱落处往往有水霉菌生长;鳍条基部充血,末端腐烂,鳍条裂开,呈破烂的纸扇状或扫帚状,故又称蛀鳍病或出血性腐败病。当鱼体因捕捞、运输、放养时鱼体损伤或冻伤,或体表寄生虫寄生后有损伤时,病原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防治:彻底清塘消毒。捕捞、运输、放养时操作要细致,勿使鱼体受伤。此病病原菌在皮肤、肌肉引起病变,还能侵入血液,故治疗时应外用药和内服药结合使用。 外用药防治法:①在疾病高发季节用高效氯制剂全池泼洒消毒。 ②每亩用15~20公斤生石灰遍洒。 ③全池泼洒五倍子煎汁,每立方米水体用药1~4克。 内服药防治法:①磺胺噻唑拌饲投喂,每50公斤鱼第一天用药5克,第二天至第六天每天用药2.5克,六天为一疗程。 ②地锦草0.25公斤,石菖蒲0.25公斤,辣蓼草0.2公斤,苦楝树皮0.1公斤,熬水加面糊拌嫩草投喂或做成药饵投喂,一天一次,连喂三天,接着每亩用生石灰25公斤,扬尘灰5公斤,人尿一担兑水全池泼洒。(注:1公斤=l00克) (二)、打印病 症状: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病灶主要在肛门附近、两侧和尾柄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红斑,周围充血发红,形状似一个红色印记,故称“打印病”。发病初期,肛门两侧皮肤、肌肉发炎,随后病灶中间的鳞片脱落,坏死的表皮出现腐烂,露出白色真皮,病灶内周缘的鳞片埋入已坏死的表皮内,外周缘鳞片疏松,皮肤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廓。随着病情发展,病灶逐渐扩大,深度加深形成溃疡,严重时露出骨骼和骨脏、当鱼体受伤后,通过接触感染此病。特别是清塘不彻底的鱼塘以及催产后的亲鱼易发此病 预防方法:①在拉网、运输时操作要细心,勿使鱼体受伤。 ②在发病季节经常用漂白粉全池消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1克,或用其他高效氯制剂消毒杀菌,预防发病。 治疗方法:①全池泼洒渔用强氯精或渔用优氯净,参照说明书使用。 ②全池泼洒五倍子煎汁,每立方米水体用药1~4克。 ③每尾体重7~10千克的病鱼,注射兽用磺胺噻唑钠(20%)1毫升,并外涂高锰酸钾溶液(1升水含高锰酸钾0.1克),1个月后病灶可消失。 ④每公斤饲料添加5克特克散,连用3~5天。 (三)、竖鳞病 该病主要流行于静水养鱼池中,流水鱼池较少发生。发病水温17~22℃,有时越冬后也有发生。此病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严重时呼吸困难,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浮于水面。病鱼体表粗糙,鳞片竖起,鳞片基部水肿,鳞囊内积聚半透明或含有血液的渗出液,鳞片易脱落。用手指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病鱼伴有烂鳍,鳍充血;鳍膜间有半透明液体,顺着与鳍条平行的方向稍用力挤压,液体即喷射出来;病鱼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有积水;病鱼贫血,有时鳃、肝、肾和脾的颜色均变淡。根据症状和病变,显微镜检查病鱼鳞囊内渗出液,见有大量杆菌,可作出诊断。应注意,当大量鱼豆虫寄生在鳞囊内,也可引起竖鳞症状,可用显微镜检查渗出液,加以区别,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细菌经皮肤感染而致病。 防治方法:鱼体受伤是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注意勿使鱼体受伤,发病初期,加注新水,可使病情减轻 ①每0.5公斤水加捣烂的大蒜头0.25公斤,搅匀,给病鱼浸洗数次。 ②用0.4%食盐水与0.04%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分钟,或单用3%食盐水浸洗病鱼10~15。 ③先将病鱼鳞片基部的水肿泡压破,然后用10%的温盐水擦洗,再涂以磺酊,并肌肉注射20%磺胺噻唑钠液2毫升。 (四)、肠炎病 肠炎病是一种细菌性鱼病,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甚至不吃食。发病的初期,剪开肠道,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道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茸食物,肠内粘液较多

文档评论(0)

xiaoxue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