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占卜的时间——叙辞 占卜的内容——命辞 占卜的结果——占辞 占卜的验证——验辞 特征: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 《尚书》的流传: 据说原有100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29篇(后亡佚1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的烂墙壁里发现用先秦时的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16篇,称为古文《尚书》,这16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5篇,连同原有的今文《尚书》共为58篇,称伪古文《尚书》。这个本子流传了一千多年,到清代学者才论证了是伪作。 《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经过晋人手术过的这种古文《尚书》。 《尚书》的特点: 1、不再是片段,而是长篇大论; 2、采用了一些文学手段和修辞手法; 3、题目已经显示文体的区别; 4、常用词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有所不同。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大多单独成篇,有完整结构,对先秦散文的成熟有直接影响。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间的历史。 鲁国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 宣、成、襄、昭、定、哀 。 《春秋》被后人看作是包含微言大义的经典,是定名分、制法度的范本。“《春秋》以道名分”,“《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 (一)《左传》的成书 1、左丘明所作(司马迁、班固) “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相表里。” 内容与思想 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比较详细、完整的反映了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以及诸侯衰落,卿大夫专国的历史过程。通过各国历史事实的记述,揭示了社会各种矛盾斗争,并寄寓了作者鲜明的政治道德批判,表现出维护周礼、尊礼尚德的观念,突出了“以民为本”的进步思想。 首先,它通过对各诸侯国盛衰兴亡的历史记叙,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左传》一反“为尊者讳”的态度,对统治阶级的阴险毒辣和淫乱残暴,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 ——《郑伯克段于鄢》 烛之武退秦师 解题:本篇叙述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大夫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精辟剖析“亡郑”与“舍郑”的利弊得失,说服秦穆公与郑结盟,并派兵助郑防守,郑国由此转危为安。 特点:烛之武对秦穆公的一段说辞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外交辞令,也是全文的重点和精粹所在。这段说辞的目的在于说退秦军,但烛之武并不直说,不乞求。他机智地利用秦晋争霸的矛盾,表现为处处为秦的利益着想,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入,步步逼紧,以悚惧的言辞,直陈利害得失,析理极为透辟,在曲折委婉中显示出骨力,终于打动了秦军,离间了秦晋联盟,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秦晋殽之战 1.解题:本文记述了秦晋崤之战的前后经过,通过蹇叔哭师和秦师骄纵轻狂等事件的描写,反映了春秋时代大国争霸的真实的历史面貌,揭露了秦统治者“以贪勤民”,师出不义的罪恶行径,指出了秦军失败的必然性。 长于叙事——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 ①叙事手法的多样 【清】冯李骅《读〈左〉卮言》:“其中有正叙,有原叙,有顺叙,有倒叙,有实叙,有虚叙,有明叙,有暗叙,……”(一连列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