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概括 时代的折射.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实的概括 时代的折射 ———浅析《子夜》中吴荪甫的形象 《子夜》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茅盾,原名沈雁冰,是最早从事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知识分子之一,曾是“左联”中的重要成员,与鲁迅一起促进了左翼文学的蓬勃发展,抵御了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抗战爆发时期是茅盾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长篇小说《子夜》的问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奠定了茅盾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是“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1]的杠鼎之作。 《子夜》创作于20世纪的30年代初期,此时期的知识分子中展开了一场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为了回击托派的“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由中国资产阶级来担任的谬论”[2],茅盾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之后,动笔完成了这部规模宏大的对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作全方位描写的文学作品。 《子夜》塑造了众多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其中心人物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人物画廊中不可多得的光辉形象。 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途中的末路英雄——吴荪甫 吴荪甫是个果断干练、积极进取的民族资本家,却生不逢时,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命运。 1、一个充满了远大理想的民族资本家 吴荪甫游历过欧美,学会了一套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他有着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性格和气魄,他曾经热心于发展故乡双桥镇的实业,打算以一个发电厂为基础建筑起他的“双桥王国”来,但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不足以供其回旋,遂进军上海滩。这位足智多谋而又有决断的“吴老三”,是位积极进取、有抱负的企业家,努力尝试在当时的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拯救凋零、衰败的民族工业。他想凭借他游历欧美所掌握的西方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以及雄厚的资本、过人的胆略、智谋和手腕,野心勃勃,想实现他幻想中的“高大的烟囱如林,在吐着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驰过原野”的工业王国,成为丝织业的霸主,控制民族工业命运的垄断资本家。 2、一个充满野心和魄力的“铁腕”人物。 “浑身充满了大规模进行企业的活力和野心”的吴老三,为实现自己伟大的憧憬,在各方面施展着他的“铁腕”。 首先是对待他的同行,摆出一副“正在攫食的狮子”的架势,常常毫无怜悯地将那些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打倒,把他们的企业拿来他的铁碗里,如他采取纵横捭阖的手段,联合同仁组织益中信托公司,廉价收买濒临破产的小工厂,而且还玩弄手段鲸吞了朱吟秋的丝厂和陈君宜的绸厂。 其次与赵伯韬斗法。由于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破产,购买力在降,再加上交通阻隔,商品销售困难,严重打击了吴荪甫的事业;而另一方面,农村破产使得大批农村资金流入城市,而摇摇欲坠的民族工业无力吸引这批资金,于是很快就流入金融投机市场,而那里正是金融托拉斯赵伯韬的天下。吴荪甫为了扩充实力,竟把资金断然投入自己开始并不想走的买空卖空的冒险投机中来,并与赵伯韬放手一搏。在当时的上海滩上形成龙虎相争的局面,把公债市场搞得极不稳定。 再次,在赵伯韬的倾压下,为了改变目前的处境,吴荪甫以处长工时、克扣工资和开除工人等手段,将危机转嫁到工人身上,而这些措施又引发了他与工人之间的冲突,导致工人罢工时,他一方面收买工贼,分裂工人队伍,一方面勾结警察、流氓,武力镇压罢工工人。 3、厄运等待着他。 吴荪甫虽有手段把中材调教成上驷之选,也不乏阴险狡诈的“铁腕”,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没有给他获得成功的机会。他的庞大的计划刚刚迈出第一步,就挨了当头棒喝。 首先是产业凋敝,厂丝跌价。中国上等丝织品主要销往法国和美国,而日本丝近来在里昂和纽约的市场上压倒了中国丝,加上本国捐税太重,金融界对于放款又不肯通融,致使本国丝厂不得不搀用些价格便宜的日本丝和人造丝来维持丝业的生命。另外,不可阻碍的农民革命又使他办了不少工厂的双桥镇后院着火,这样不仅打断了他发展民族工业的后路,也打掉了民族工业产品的销路。 其次是赵伯韬找上门与他联合建立多头公司,赵的欺骗让他危机四伏,尽管他没有上当,但就在吴荪甫扳倒了朱吟秋的同时赵伯韬对他进行了经济封锁,从后面抓住了他的头发。 4、一个疯狂的挣扎者。 吴荪甫曾感叹:“只要国家象个国家,政府象个政府,中国的工业一定有希望!”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根本不能保护自己民族工业的发展,受世界经济恐慌的帝国主义国家拼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造成中国丝织业及其它行业的萎缩,在种种打击下,吴荪甫只能是疯狂的、疲于奔命的挣扎着。 首先他采取延长式时、克扣工人工资和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谋求转机。如益中公司下辖的八个工厂一次性就开除了四分之一的工人,用延长一小时工时来补偿;引起工人罢工后,他又采取残酷的手段来镇压工人的反抗。这一切都淋漓尽致地暴露了他的残酷本性,同时也加深了他的企业的危机。半封建半殖民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